提到广东诗词,许多人会想起苏东坡的名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先生的这首《惠州一绝/食荔枝》堪称广东诗词文化的名片。
东坡先生一生跌宕起伏,为官足迹遍历半个中国。从陕西凤翔到河南福昌(今宜阳县),从河北定州到山东密州(今诸城);从江苏徐州到浙江杭州;从广东惠州到海南儋州……
在公元年东坡去世前夕,东坡在真州(今江苏仪征)金山寺作《自题金山画像》诗篇: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州惠州儋州。”东坡在金山寺的画像是东坡先生同代著名画家、宋代铁线描的代表人物李公麟所画,二人也是朋友关系,东坡比李公麟年长一旬。从本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广东惠州为官是先生比较满意的经历。公元年,先生到任惠州前先是被贬英州(广东英德市),途中改任惠州,年再贬海南儋州。
我在年买了一本《苏东坡诗集》,背诵过先生的八十几篇诗文,也曾经沿着先生的人生足迹到访过十几个县市,每到先生曾经到过的地方,我都能深刻感悟到辛弃疾词句“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却忆东坡风流,惠州岁晚,泪落哀筝曲……”中的真正含义。东坡"与"惠州"是我的化用句,辛词原句是“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我在《诗意中国》中介绍的我第一本东坡诗集
近十年来,我日日徜徉于唐诗宋词之中,夜夜探索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利基”部分,自诩是能与古人产生心灵感应的现代人。(“利基”是市场用语,市场范围广泛但需求量不大的产品市场)
03:03深圳与惠州比邻,历史上曾归惠阳地区管辖。年末,我参加了深圳卫视主办的文博推理秀《诗意中国》苏东坡节目录制,节目内容丰富、特别感人。我在节目中分享了我与苏轼的渊源,享受了诗词飞花令,与郦波、张海鸥、张鹏等老师多次互动。(《诗忆中国》见视频二20秒处)
《蝶恋花·春景》是东坡先生创作的经典婉约词,创作地有多个版本,有些学者认为本词东坡在惠州创作,最起码在惠州时苏夫人(或妾)王朝云经常为东坡唱这首小词: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东坡诗词为广东增色,刘禹锡与韩愈的名篇亦为南粤添彩。
大唐元和年间,大约在公元年下半年,刘禹锡被贬广东连州为官。创作了多篇诗文,《插田歌》是反映当时岭南农村场景及官场生态的一篇特色诗文:
《插田歌》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
*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刘禹锡在连州创作了本诗,最后几联实际是暗喻连州人到都城长安买的官事件。筒竹布是当时连州的地方特产,类似于蜀锦,就是贡品。
年春节老尹在连州年老尹在广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与广东亦有着深厚的渊源。韩愈三岁时成为孤儿,跟随比自己大近三十岁的长兄韩会生活。韩会是唐代宗年间的贤士、名臣,年因元载案被贬广东韶州(今日韶关)。不久病逝于任上。所以少年时期的韩愈在广东韶州生活过。韩愈从*后一心为国,敢于谏言。元和年间因为反对宪宗迎佛骨而被贬潮州。在陕西蓝田,韩愈为陪伴其到广东潮州的侄孙韩湘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写了一首千古名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进入广东后,韩愈在少年时期生活过的韶州创作一首山水小诗《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诗中的曲江并非西安市曲江新区,而是韶州曲江县,解放后广东还有曲江县,直到年改成韶关市曲江区。从本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韶关曲江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盛唐时期的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的家乡是韶关曲江,所以张九龄别称张曲江
11:29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人民祭奠祖先、祭奠先烈的日子。在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着由毛主席起草、周总理书写的“三个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头条号图库)
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头条号图库)
由此可见,中国人民英雄的斗争史始于鸦片战争,源于广东大地。提到鸦片战争,人们总会想到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然而,在当时的广州还有另外一群农民英雄,凭借智谋与勇敢,利用最原始的冷兵器、甚至是农具将武装到牙齿的外国侵略者打的一败涂地。当时的爱国诗人张维屏用诗歌将这场战场生动完整地纪录下来,这场战争也叫三元里抗英。今天为大家重点推荐张维屏的长诗《三元里》。
诗人简介:
张维屏是与龚自珍同时代的著名爱国诗人,比龚自珍年长8岁。许多诗友应该熟悉张维屏创作的另一首富有哲理的“革命”小诗: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张维屏(~年10月13日),广州番禺人。道光二年进士,官至知府,年辞官归乡,三元里战争时张维屏正在家乡广州,对战争前后背景与过程是熟悉的,所以这首诗可以作为历史材料,让我们了解战争的经过及意义。
这首诗写于道光二十一年()六七月份。是年5月,钦差大臣、投降派代表奕山与英国义律签订《广州和约》,对英国进行高额的无理赔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义愤。三元里在今天的广州市白云区,英*经过三元里时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三元里人民忍无可忍,联合附近一百零三乡群众充分利用天气、地形等有利条件,英勇作战,击毙、击伤包括少校在内的英*百十人,给英*以沉痛打击。作为广州“市民”的张维屏用诗歌记录了战斗过程及对战局、*局的思考:
我将诗歌分成三部分与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小析:
第一部分说明三元里战争是人民自发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全民战争,妇女都上了战场。没有兵器,就用铁犁与锄头作武器。英国雇佣*被三元里人民高昂的斗志所震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民心向背,与兵器没有直接关系。
第二部分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
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小析:
战斗发生时天降大雨,敌人火器失效。我宁愿相信此次降雨不是巧合,而是三元里人民善于观察天气、精心策划的战术方案,好比诸葛亮借东风一样。所以,从第二部分可以看出,除了爱国之情之外,三元里通过战略、战术组合安排,扬长避短,让敌人的火器枪炮失去作用,并将敌人首脑少校“斩首”。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但战斗的结果怎样,看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小析:
三元里人民已对敌人形成围歼之势,准备将侵略者一网打尽。但不知为什么大网打开,让网中的敌人逃走。实际上原因是明确的,是投降派官员逼迫村民放过侵略者,但侵略者没有因此收敛,反倒变本加厉,进一步侵食中国,拉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作为曾经做过*府官员的诗人,除了愤慨还是愤慨。
魏绛和戎、风人都是引用典故表达爱国之心。魏绛(?—前年)春秋中晚期晋国大臣,晋悼公时期魏绛主张与北方少数民族和解换得晋国安定,张维屏反引用此典故,讽刺清*府与英国的妥协,不仅不利于国家,还使百姓遭受众多灾难。风人,一般指诗人。《诗经》第一部为国风,西周时,*府经常通过收集民间诗歌了解民俗民风(采风),专职官员叫做采诗官。白居易长诗〈采诗官〉,就是希望*府广大张视听,通过诗歌等多种形式了解真实的社会情况。
瓯::1本指小盆或.杯子,后为浙江温州的别称。金瓯指国家。金缯岁币,是两宋典故,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北宋胜而不胜,向辽供纺织品与白银。后来南宋与金国间有类似的情况,南宋向金贡银与绢匹。
不忘历史,方能珍惜当下,奋发图强、创造美好未来!
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坚定自信,做“敢说、敢做、敢担当”,不负韶华的中国人。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