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东亚区域性朝贡体系内修正主义霸权国契丹和西夏的先后崛起,并对北宋实施进攻性战略,而且两国互为犄角,对宋战争频繁,对北宋国家安全和生存构成最大威胁和挑战,二敌牵制和消耗了北宋绝大部分国力*力,迫使北宋在西南进行战略大收缩,在西南地区国力*力薄弱,力量失衡,弱于大理,与大理形成不对称状态。
宋辽夏“他们的目标不是均衡,而是自己远胜别国。只有当一国拥有一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多余力量时,才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对外*策”。宋辽夏都为追求优势而努力,但由于彼此战争,力量透支,均无力打破均势。特别是北宋完全被辽夏制约住,力量透支,没有剩余力量经略大理,被迫对大理采取制衡和防御的*策。
一、契丹、西夏牵制和损耗了北宋主要*力国力
由于契丹和西夏的崛起,北宋防御二敌的国防开支和给予二敌的岁币都很大,“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两陲,费累百万。……景祐中,常平积有余而兵食不足,乃命司农寺出常平钱百万缗助三司给*费,久之,移用数多而蓄藏无几矣!”“岁予(西夏)之物百倍德明之时,半于契丹之数”,“河北岁费粮千二十万,其赋入支十之三,陕西岁费千五百万,其陚入支十之五。……新旧兵所费不啻千万缗,此国用所以日屈也”。
与契丹和西夏作战以及给予辽夏的岁赐、缯、茶费用增至七十五万两白银,“庆历增币”又多增十万两岁币给契丹,给予辽、夏的岁币增至八十五万两白银,极大地消耗了北宋国力。更严峻的是契丹和西夏还牵制了北宋大部分*队,使其被迫在西南进行战略收缩,无力经略大理,并且在西南地区*力弱于大理,实力与大理不对称。
据《宋史》载:“(元祐元年)以三十万缗募保甲为*,……康定初,元昊反,西边用兵,……是时禁兵多戍陕西,……其后议者谓东南虽无事,不宜驰备,……于是东南稍有备矣。……西北屯边之兵常若待敌之至,故竭天下之力而不能给,……若其数过多,复有尾大不掉之患。……熙宁元年十二月,……唯河北人数尚多,乃诏禁*以七万为额。初,河北兵籍比诸路为多”。说明河北前线和陕西前线面临辽国和西夏的巨大*事压力,北宋被迫驻扎重兵,由于人数太多,甚至到了竭尽天下之力而不能供给以及尾大不掉的地步。
再加上乡兵的人数,规模就更大了,“治平元年,……今之义勇,河北几十五万,河东几百万,……籍陕西义勇,得十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五人,……庆历中,元昊反,屯兵四十余万”,宋仁宗庆历年间,河北、河东、陕西三路“义勇之兵总四十二万三千五百人”,“熙宁七年,……诏陕西河东广南将兵不出戌他路”。这说明北宋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前线与辽国接壤的河东前线与大理和交趾接壤的广西防区均常驻大*,陷入三面防御和三线作战的不利地缘*治安全困境中。
至于北宋最高峰时的总兵力,“养兵一百二十万,自古无有也”。“庆历中外禁厢*总一百二十五万,……盖治平之兵一百十六万二千”,总兵力当在万左右。“治平二年,诏河北战卒三十万一千,陕西四十五万九百并义勇等委总管司训练”,说明部署在河北宋辽边境一线的宋*有30余万,部署在陕西抗御西夏的宋*有45万,总共75万余人抗御契丹和西夏,占当时北宋全国总兵力万人的2/3还多,只有不到1/3的兵力即约40万人部署在北宋广阔疆域的其他地方,足见契丹和西夏牵制了北宋2/3多的兵力,这还只是平时常驻*力,战争时期部署的兵力显然更多。
而依照“强干弱枝”的祖宗家训,北宋京畿汴梁开封府驻扎有重兵,因而部署在南方的兵力很少,“岭外惟广、韶、南雄州常有戍兵千人,……东南一方地大人众,已见(现)兵寡势弱,非持久之道”,“东南列郡城池,士卒必少,府无完兵,廪无储粟”,“南江诸蛮虽有十六州之地,土广无兵”,可见南方兵力之薄弱。
契丹和西夏除了牵制住大量*外,还极大地耗损了北宋国力*力,如元丰四年(年)至元丰五年(年)的宋夏战争,宋*在灵州、永乐城之战中均遭惨败,永乐城之败,“死者将校数百人,士卒、役夫二十余万。……而灵州、永乐之役,官*、守羌、义保死者六十万人”。北宋损失惨重,这就大大减轻了大理国的地缘安全压力,由于契丹和西夏威胁北宋达百年之久,北宋被迫在西南地区进行战略收缩,兵力空虚,使得相对弱小,人少兵少的大理国在国力*力上能够在西南地区强于北宋,北宋与大理在西南实力不对称,迫使北宋对大理不对称制衡以形成并维持区域均势从而确保宋朝与辽国和西夏的均势。
二、兵力*力不对称
由于契丹和西夏牵制和消耗了北宋主要的国力*力,实力有限的北宋被迫在西南地区进行战略大收缩,西南兵力空虚而分散,对兵力强大且集中的大理处于弱势和守势,宋理在西南地区兵力不对称。北宋2/3以上的兵力用于对付辽国和西夏,在西南地区兵力薄弱。
北宋正规*主要是禁*和厢*,首先,部署在川广两地的禁*兵力最少。驻扎在川广两地的禁*不到四千人,而驻扎川广两地的厢*也很少,“熙宁以后之制……南人怯弱,素失训练,终不堪战,……广南路,一万二千七百人,四川路步*之额,二万三千四百人”,四川和广西加起来还不到四万人,川广两地禁厢*总计不到五万人。
由于黔地基本都是地方民族自治势力和羁縻地区,北宋驻*很少,而四川和广西是北宋防御大理的边疆重地,特别是广西,熙宁战争(-年)以前除了防范大理还要防御交趾的进犯,熙宁战争后,交趾基本不再侵扰北宋,驻广西宋*主要用来防御大理,但兵力严重不足,不得不依靠广西左右江少数民族土兵弥补兵力不足,“朝廷每备西北,孰不知磘蛮冲突……戍兵逃亡殆尽,春秋教阅,郡无百人,虽有乡兵、义丁、土丁之名,实不足用缓急”。
巴蜀方面也是兵力不足,用土兵充数,“黎州边面,……若以土丁代戍,则土丁生理未全,缓急难恃”,可见,宋朝恃以为藩蔽的土兵战斗力低下,连谣蛮侵扰都对付不了,更何况对付大理。总体上,由于辽国和西夏牵制了北宋大部分兵力,北宋被迫在西南进行战略收缩,在西南地区总兵力弱于大理。大理国的*队规模无从考证,但据越南史书载:“甲寅五年(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年)。春正月,蛮将杨长惠、段敬芝率蛮人二十万入寇”,可见,大理国一次就能出动20万大*进行对外征战,加上驻防国内广阔疆域的驻*,规模当在20-30万人之间。
这从《资治通鉴》所载相关内容中也可得到参考和佐证,据《资治通鉴》载:“云南有众数十万,吐蕃每入寇,常以云南为前锋说明南诏有数十万大*。参照南诏的*队规模,大理*队规模当不下20万人。大理除了*队规模庞大外,还拥有大批优良先进的*事装备,“蛮马出西南诸蕃。……大理,古南诏也,地连西戎,马生尤蕃。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大理国所产的大理马最优良。
此外,大理国所产的甲胄、刀剑、弓弩、箭簇、箭矢、马镫等武器装备都非常精良。“蛮刀,以大理所出为佳。……今世所谓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诸蛮惟大理甲冑,以象皮为之,黑漆坚厚,……苟试之以弓矢,将不可彻,铁甲殆不及也”。“蛮人马鞍,与中国鞍不相远,但不用鞴,唯有桥、镫、贴腿耳。镫,如半靴,藏足指其中”。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
可见,“蛮中甲弩皆精利”。此外,大理国还有众多乌蛮*队,乌蛮是南迁云南的西北氐羌族系游牧民族,是骁勇善战的南方游牧民族。史载乌蛮:“左右佩双刀,喜斗好杀,……遇战斗,视死如归”。“昆明蛮,……人辫首,左袵,与突厥同。随水草畜牧,……尚战死,恶病亡,胜兵数万”,可见乌蛮善于骑射,尚武轻死,战力极强。而且大理不像北宋那样被大敌牵制,可以在西南地区集中使用兵力并充分发挥骑兵远程奔袭、长途迂回、机动性强,突击力度大的优势迅速打败北宋。
总结
由于大理与北宋在西南地区的正规*是20万面对5万,比例为4:1,总兵力是30万面对15万,比例为2:1,因此,北宋兵力弱于大理,双方兵力不对称。所以,在西南地区,大理在兵力和战马资源等方面均超越北宋而占据优势,大理*力强于北宋。尽管北宋拥有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队和最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而且由于战马奇缺,战力低下,北宋对盛产战马的大理国也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