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解析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的传承密码
TUhjnbcbe - 2021/11/26 16:08: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千百年来,每当我们提起“教师”二字,总有无尽的辞藻去赞美,人们把“人类灵*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更是充满了对教师的无限尊重和期待。

有这样一些家庭,几代人都是教师,光荣的教鞭在他们手里代代传递。他们中有让我们崇敬的教育家,更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背景各异,但那份对教育执着的追求和深厚的情感却穿越了时空,世代相袭、绵延不绝。

近日,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名单公布,55个教师家庭获评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

教育情怀,世家风范。正是这些平凡又不凡的家庭,用几代人的接力,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用一辈子的时光书写着师者本色。从这些教育世家有些已经泛*的记忆里,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解析他们世家传承的密码……

家国情怀,永远听*话跟*走

今年岁的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师朱美琳,从旧社会到新中国,她见证并参与了开封教育事业的发展变革。永远跟*走,教书育人则是她一生的信念。

40多年的教师生涯里,她一直践行着“为*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今年“七一”前夕,朱美琳亲笔写下“永远跟*走”,佩戴着“光荣在*50年”纪念章,面对*旗再次重温入*誓词。

在朱美琳的影响下,她的5个女儿全部踏上教师岗位,一家37口人中,共有19名*员、18位人民教师。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朱美琳岁生日家庭成员合照

三门峡市第二初级中学教师刘秦凤一家3代4人都是教师。刘秦凤的父亲刘寄园于新中国成立之年登上三尺讲台,一生辗转多所学校从教。年6月,刘寄园老先生“把*费交到岁”的遗愿被各大媒体报道,人们对这位三门峡教育变迁见证者的印象再次刷新。

刘秦凤和妹妹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学毕业后同样选择投身教育事业,教学足迹遍布三门峡市多所学校;刘秦凤的女儿薛莲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成为家族的第三代接棒人,继续为更多学子照亮求知路。

*淮学院教师汪任远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是一位有着73年*龄、70年教龄的老同志。他先后在商城中学、汝南师范学院、*淮学院等校任教。离休后,汪任远发挥余热,创办驻马店地区老年大学。汪任远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为驻马店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汪任远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精神感召全家10口人走上教师岗位,后辈延续了老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3代10人教龄累计达年。

永远跟*走、把*费交到岁、青春年华献给*……家国情怀是他们共同的世家传承密码,为*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他们是*和国家的好老师、好儿女!

教师情结,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段纳一家3代8人从事教师工作,如今的她已是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而她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学校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段纳如何能一步步成长到今天,要从她的爷爷说起。

段纳的爷爷段凌辰曾被誉为“河南文科高等教育先驱者”,年起先后任教于西北大学、中州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年被聘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等课程,著有《中国文学概论》等。她的父亲段佩简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先后在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平顶山市第六中学等校任教,为平顶山市教育行业培养了大批骨干。

“因为爷爷和父亲都非常优秀,从小我心里就种下一颗种子——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有了目标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段纳告诉记者,她在图书馆工作时,就坚持学习,抓紧成长,不断“升级”自己,一步步成为了自己幼时憧憬的样子。

段佩简家庭成员合影

鹤壁市高级中学教师周照鹏一家从事教育事业至今已绵延4代,全家7人走上三尺讲台。家族的耳濡目染,让周照鹏从小就一直梦想成为一名老师。周照鹏还记得小的时候,半夜醒来看见父母在灯下看书,他疑惑地问母亲:“老师还需要读书吗?”母亲轻抚他的脸颊说:“是呀,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还要是一桶知识的活水呢!”师范毕业后,周照鹏如愿走上了教师岗位。“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周照鹏说。

周照鹏家庭成员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师王嫣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全家近3代从事教育工作的就有10人,良好的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王嫣小时候,家里的书特别多。王嫣说:“虽然那时候看不懂,但被家里的书香氛围包裹着,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上了读书。”王嫣的母亲视学生为己出,下雪天学生中午不能回家,她就给学生做一大锅饭送到教室去,让学生们吃上热菜热饭;遇到学生生病,就自己买上慰问品带着学生干部一起去探望……在这样的家庭中耳濡目染,也让王嫣有了深厚的教育情怀,为她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基础。

王嫣外祖父全家福

淅川县大石桥乡中心学校教师冉泽晓的父亲冉德彦,在大石桥西岭初中从教41年,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他手执教鞭、诲人不倦的背影一直不退。在父亲的影响下,冉泽晓兄弟6人中,5人都奋斗在教育一线,全家3代9人从事教师工作。

教师情节、耳濡目染、榜样力量……“长大后我要成为你”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也是他们共同的世家传承密码。几代人的坚守让他们早早明白教师的职业真谛,他们无怨无悔献身教育事业,矢志为*育人、为国育才!

家风传承,传好教育接力棒

“少立志,苦攻读,育人育心;严律己,常省身,扬善去非;重教育,报国民,世代传承……”这是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校长蔡瑞昌的父亲蔡廷铭、一个在*51年的老教育工作者85岁时立下的家训。

蔡廷铭从教47年,一生只干教育一件事——让*河滩区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一生只有一个心愿——让子孙投身教育,传承好教育接力棒。蔡瑞昌的兄长蔡守昌,坚守乡村教育40年,他3次放弃进城机会,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贡献力量。正是在父亲和兄长的影响下,蔡瑞昌从民办教师做起,教坛耕耘36年,最终成长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校长。

濮阳市子路小学校长武继敏一家3代10人走上教师岗位。秉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武继敏大学毕业后,回乡传承了祖辈父辈们的衣钵,先后任教于濮阳市教育学院、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濮阳市子路小学等校。武继敏带领濮阳市子路小学连创辉煌,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实验学校、河南教育名片等余项荣誉。

获嘉县史庄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李杰十分注重用家风家训教育子女,以严格的家训传承优良家风和教育理念,在子女和孙辈中培养出5名博士生。如今,李杰的10位子孙走上教育岗位并取得突出业绩: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代出了11位教师的上蔡县东岸乡中心小学教师张问德一家,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名师、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常见于这家人的简历上。张问德的外孙女张莺歌如今在汝南县第五幼儿园工作。“我们这家人,做教师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很‘勤’,勤于备课、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当然,这种勤也是传承下来的。我从事的虽然是学前教育工作,但我依然用家中老一辈教育人的榜样力量鼓舞自己,用‘勤’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张莺歌说。

张问德合影驻马店

良好的家风,浸润人的一生。教育报国、忠厚传家、勤奋育人……优良家风是他们共同的世家传承密码,指引着他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接力奉献!

扎根乡村,不忘从教初心使命

汝州市陵头镇中心学校教师杨清洲的父亲杨增俊是共和国第一代教育者,先后担任原临汝县高中、临汝师范学校等多所学校的校长。杨增俊在担任临汝师范学校校长期间,注重中师生的能力与素质提高,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教师,现在汝州市80%的教师骨干均出自临汝师范学校。

受父亲终身从教的精神影响,杨清洲从小便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先后任教于汝州市陵头高中、陵头初中、陵头镇中心学校。年,杨清洲出任教办主任,当时山区办学条件极差,校舍面临倒塌。于是他借国家集资办学东风,上求情,下动员,3年时间集资余万元,先后建起了陵头三中等十余所中小学的教学楼,从根本上改善了陵头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杨清洲一家3代21人从事教师工作,他的5个兄弟妹妹,弟媳杨红旗、杨兆祥、杨爱凤、张层、史素萍,3个女儿杨喜萍、杨巧峰、杨林娜也纷纷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

滑县八里营镇中心小学教师武素勤扎根乡村教育34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耕耘,用自己的青春岁月,照亮农村孩子的美好未来,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勤勤恳恳,凭心做事;兢兢业业,以德树人”是武素勤一家的家风家训。在此影响下,全家先后有3代8人走上教师岗位,扎根乡村教学一线,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各自的青春年华。

不惧清贫、不畏艰苦、扎根乡村、点亮希望……为乡村教育奉献青春是他们共同的世家传承密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忘从教初心使命,他们几代人一起用爱和奉献为乡村孩子架起改变命运的桥梁!

科研攻关,以教育之名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承续着“尚学”的基因,河南工程学院教授李道苏一家5代走出了7位教师——1位烈士、3位教授、1位副教授、1位在读博士、4名共产*员,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道苏的祖父李德升,先后创办三所学校并担任校长,为*的教育事业光荣牺牲,于年3月被民*部追认为烈士。李道苏的父亲李光泽,从教56年,筹建了河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科,在心血管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李道苏的长兄李道本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从教近60年,拥有项国际发明专利。年李道本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年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排行前名世界级专家。年,国家为表彰李道本对“神舟七号”所做的贡献,为他颁发银质奖章。

李道苏李光泽全家福

年,先后在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大学从教多年的刘仁退而不休,与父亲、妻子共同创办郑州*河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后升格为郑州*河护理职业学院)。办学过程中,刘仁始终恪守“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为人师表”的原则,心系教学改革,连续10年共为革命老区免费培养多名学生,受到省委、省*府的表彰,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仁家庭成员合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师邢毅一家3代5人走上三尺讲台,接力奉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邢毅的父亲邢振贤常年从事混凝土材料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水利部重点科技项目、水利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河水利委员会基础研究项目等,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新技术研究”项目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站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科研攻关,赤心报国是他们共同的世家传承密码。他们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怀赤子之心,不慕名利,他们潜心以教育之名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金辉母亲合影

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良好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为了让好老师安心从教,近年来,河南省级层面及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惠师*策——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生活补助、调整班主任津贴标准、设立地方教龄津贴、建立教师荣休仪式制度、补充教师编制、提高教师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印发教师减负清单……也正是由于*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重视,才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更激励着一大批教师承前启后,代代传承,矢志育人,用挚爱和热情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

薪火相传育桃李,

让我们向教育世家致敬!

愿有更多的教育世家

走进我们的视野

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教育世家

走进我们的视野!

统筹

朱荣玉

审核

杨晓谜

责编

*发强、贾元格

来源

教育时报年9月3日4版(记者方慧张利*梁美玲庞珂杨智斌)。(声明:“河南省教育厅”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析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的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