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笑称血常规是“天书”,字都会,连起来就没一个看得懂。
点击放大图片查看
为了读懂这份天书,家长间还流传着不少“秘诀”——
血象高一定要上抗生素;
白细胞增高十有八九会是细菌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就是过敏;
……
But,这些“秘诀”不但不保真,甚至还让家长更焦虑了。今天,就让知贝医疗的高赛君医生,带大家来解读血常规中10个家长常问问题,找到真秘诀。
1
孩子查了血常规,有箭头出现就说明孩子有问题?家长拿到血常规结果,看到单子上高高低低的箭头,很容易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严重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醒的是,每一种检查都要结合孩子的症状、体征、家族史等来解读,血常规也是一样。脱离症状“给化验单看病”是本末倒置的。其次,有箭头≠有问题。血细胞的绝对值和比例有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参考范围,而不是笼统的采取同一个标准来判断。即使是检查结果超出或低于本年龄段的正常范围,但孩子没有不舒服的表现,更大可能是没问题的。比如中性粒细胞升高时,可以见于感染、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也可以出现在孩子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恐惧紧张等不生病的状态时。然而,没有箭头出现也不等于没问题。急性感染的早期,血液中的各种细胞还没来得及反应起来,或者是轻微感染时,血常规的数值都可以在正常范围的。因此,还是回到那句话:“箭头”有没有意义,要结合宝宝的症状来分析,症状是主导,检查结果只是参考。2
白细胞高代表细菌感染,要用抗生素?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各种原因引起其中任何一种细胞升高,白细胞都会随之升高,不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可能引起白细胞升高。此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恐惧紧张的生理状态下,也会出现白细胞升高。因此,白细胞升高不等于细菌感染,家长不应看到白细胞高就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3
中性粒细胞高代表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扮演着“部队”的角色,病菌入侵我们的身体时,中性粒细胞会出动,通过趋化、附着、吞噬一系列动作来消灭它们。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感染,包括细菌感染,某些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梭菌)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特别高,也包括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水痘)。药物(常见糖皮质激素)、应激/运动,免疫系统疾病(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升高。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升高也不代表就是细菌感染。4
淋巴细胞比例高代表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属于白细胞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免疫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抵抗外来病原,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占了白细胞的大部分。淋巴细胞升高,最常见的是病毒,比如EB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也可见于细菌感染,比如百日咳杆菌。还有蚊虫叮咬、应激(创伤、手术)、寄生虫感染、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会引起淋巴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升高了,是否病毒感染,还要结合孩子的症状来判断。5
C反应蛋白升高代表细菌感染吗?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物,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蛋白质。CRP的正常范围是0-10mg/L。在组织损伤、感染或其他炎症存在时,CRP会升高,甚至高达-0倍。CRP升高提示身体内有炎症,这个“炎症”既包括感染性的炎症,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也包括非感染性的炎症,比如免疫系统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创伤、糖尿病等。病毒感染时,CRP升高程度往往低于细菌感染。家长最关心的可能是,CRP高到多少就是细菌感染?遗憾的是,CRP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值可以明明白白地区分出来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有研究发现,CRP40mg/L以上更可能是细菌感染,但并非绝对,病毒感染也有这样的升高。CRP本身不是一个诊断性的指标,孩子到底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更多的是看临床症状,还有医生的体格检查、或者其他的辅助检查来综合给出结论。6
超敏C反应蛋白高代表细菌感染吗???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也是我们会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发现的一个“捆绑”项目,听起来比c反应蛋白更高级。实际上hs-CRP检测就是CRP,只不过它可以检测出更低水平的CRP,检测方法更加敏感,因此它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心肌梗塞、脑出血和心源性猝死等)。hs-CRP正常值是<3mg/L,而hs-CRP值较高的人更应该担心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风险,和判断细菌感染没有特别关系。也就是说,普通CRP更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和监测,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就要查灵敏度更高的hs-CRP,各司其职。7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就是过敏吗?嗜酸性粒细胞也是白细胞家族中的一员,有多重功能,包括:防御寄生虫感染、防御细菌感染、调节过敏反应。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比比例更有参考意义,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ul(0.5*10^9/L)定义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轻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身体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但≥1/ul时,过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会堆积在器官引起损害。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以及可能性较小的肿瘤、免疫缺陷病都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的数值还会随着年龄、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运动状态以及环境刺激的变化波动。最常见的误区是把嗜酸性粒细胞和过敏等同,也不应根据检测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而随意给孩子扣上“过敏体质”的帽子,采取过度的治疗和忌口。8
白细胞降低,就是白血病吗?图源soogif儿童白血病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的范围很广,从0.1*10^9/L到1*10^9/L不等,也就是说白血病的白细胞既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还可以在正常范围。白细胞的降低大多是感染引发的暂时性降低,随着感染清除,白细胞会逐渐恢复正常。白血病的典型症状是皮肤黏膜苍白、瘀点瘀斑、发热,还会被发现有肝、脾、淋巴结的肿大等等。如果孩子没有这些表现,白细胞降低不会首先考虑是白血病,毕竟白血病对于儿童来说也不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9
从血常规报告单中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贫血?检查血常规时,发现血红蛋白浓度比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值低于少2个标准差(SD),就可以诊断为贫血。贫血的诊断主要看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这一项,但不同的教科书、指南对于贫血的诊断标准略有不同。结合美国家庭医生、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推荐采取以下血红蛋白参考值做为贫血的诊断标准:需要注意,长期住在高原地区(海拔>0米)的儿童,需要对血红蛋白进行校正,按照校正后血红蛋白来判断是否贫血,校正公式如下:例如一个8月龄的宝宝,查血常规的血红蛋白是g/L,如果他住在0米高海拔地区,血红蛋白校正后就是g/L。是否贫血,应该是按照经过海拔校正后的血红蛋白数值来判断。10
血小板偏低需要担心吗?血小板减少通常指的是血小板计数低于*10^9/L,儿童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原因有感染、免疫性、药物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少见的有恶性肿瘤、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血小板减少时出血风险增加,要引起家长重视,拿到血常规看到血小板计数减少,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来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这非常重要。看完整篇文章的家长,应该能发现解读血常规报告的真秘诀就是:不能单看血常规结果,还要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才能作出准确判断。但普通家长了解血常规就没用了吗?当然不是,了解这些不是教大家自己给孩子看病,而是希望各位家长增加知识储备,在遇到相关情况能淡定点。除此之外,别忘了定期儿保,让医生监测、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排查宝宝的健康隐患。参考文献:[1]FlerlageJ,EngornB,eds.TheHarrietLaneHandbook:AManualforPediatricHouseOfficers.20thed.Philadelphia,Pa.:Saunder/Elsevier;:.[2]ShortMW,DomagalskiJE.Irondeficiencyanemia:evaluationandmanagement.AmFamPhysician.;87(2):98–.[3]WHO.Haemoglobinconcentrationsforthediagnosisofanaemiaandassessmentofseverity.[4]WilliamsHematology.9thedition.[5]Uptodate:AcutePhasereactants[6]Medscape: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年4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