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贵州省消除淋巴丝虫病后监测工作方案落实情况、掌握消除丝虫病十年后我省丝虫病原疫点情况,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关于开展淋巴丝虫病原疫点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疾控寄疾便函[]号)的要求,省疾控地病所李杨副所长带队,寄防科副科长朱爱娅、专家李安梅、冯凯等一行五人于年10月15日至18日到务川县开展淋巴丝虫病原疫点地区人群抽样调查。
▲
调查人员在茅天镇兴隆小学进行班氏丝虫病抗体抽样筛查
▲
调查人员在茅天镇兴隆小学进行班氏丝虫病抗体抽样筛查
此次调查在丝虫病原流行比较严重、省际交界的茅天镇和浞水镇进行,对丝虫病消除前后出生的儿童(5-6年级小学生)进行抽样,共抽中7所小学、82名学生。对抽中的学生使用丝虫快速检测条进行班氏丝虫病抗体抽样筛查。在务川县疾控中心、茅天镇和浞水镇卫生院及七所小学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此次现场调查顺利完成,筛查的82名学生班氏丝虫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
调查人员在浞水镇鹿池小学进行班氏丝虫病抗体抽样筛查
▲
调查人员在浞水镇鹿池小学进行班氏丝虫病抗体抽样筛查
这次试点工作对于今后开展类似的筛查积累了现场工作经验,对于其他的寄生虫病监测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普一下一啥是丝虫病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我国只有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本病由吸血昆虫传播。丝虫病的症状体征因丝虫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年,我国个流行县、市(含班氏和马来丝虫病)已全部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目标。该病的诊断主要靠在血液内检出微丝蚴。
二流行与传播丝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在中国仅见班氏丝虫病及马来丝虫病。我国流行区为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传染源为血中含微丝蚴的早期患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微丝蚴血症者)。传播媒介为4属30余种蚊如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人是惟一的终末宿主,普遍易感。
三致病丝虫的成虫、感染期蚴、微丝蚴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但以成虫为主。其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内,引起淋巴系统的损害,寄生部位及其附近的淋巴管、淋巴结回流受阻或损害时,其远端出现淋巴管曲张、瓣膜失效,甚至管壁破裂。丝虫病的潜伏期多为4-5个月。就寄生部位而言,马来丝虫主要侵犯下肢浅部淋巴系统,而班氏丝虫除此之外,多侵犯深部淋巴系统,多在下肢、阴囊、肾盂、腹股沟等部位。
四临床表现1.急性丝虫病
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上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为多见。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部。
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在班氏丝虫,如果成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可引丝虫病起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
丝虫热周期性打寒战,高热,持续2天至1周消退。部分患者仅低热但无寒战,在屡次发作后,局部症状才渐渐显露。
2.慢性丝虫病慢性期阻塞性病变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产生的临床表现也因之而异:包括淋巴水肿和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等。除上述病变外,女性乳房的丝虫结节在流行区并不少见。此外,丝虫还偶可引起眼部丝虫病,脾、胸、背、颈、臂等部位的丝虫性肉芽肿,丝虫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积液,乳糜血痰,以及骨髓内微丝蚴症等。另有约1%的病例表现为隐性丝虫病,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
五预防1.普查普治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2.防蚊灭蚊3.流行病学监测
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
(1)对原阳性患者复查复治,发现患者及时治疗直至转阴。
(2)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
内容来自:贵州疾控转载或使用文中信息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