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新闻之声》:
从微小角度看出不一样的景色,分析生活中的新闻价值,让每一条新闻都有价值,开拓你的视野,丰富你的人生。
今日看点:
1.微观1:广州此轮疫情感染均为印度发现的变异株
2.微观2: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微观3: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
国内新闻
03微观1:广州此轮疫情感染均为印度发现的变异株
5月30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其中1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18例(其中1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佛山报告2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深圳报告2例,佛山报告1例。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广州报告,分别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坦桑尼亚。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广州报告2例,分别来自中非和阿联酋;佛山报告1例,来自法国。新增出院2例。
截至5月3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例)。目前在院64例。
近况介绍
1.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决定暂时对离穗车辆和人员采取如下管理措施:一、通过广州辖区内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站场离穗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因未能及时出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按时出发的旅客可申请免费退改签。二、离穗出省的小型汽车司乘人员,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备查验。三、为确保货运车辆正常运行,广州市将设立若干干线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为货车司机提供核酸检测免费服务,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公布。本通告自年5月31日晚10时起实施,失效日期另行通知。
微解说:
1)讨论区:
30日晚20时,深圳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通报,基本判定深圳本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关联疫情,港口作业场所暴露感染后,引入的社区传播的可能性大,排除了与辽宁、安徽、广州其他区域近期疫情的关联性。其中个案1到11,新冠病毒基因检测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同属于从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B,前6个个案全部参与了国际货轮的作业,相互之间交叉接触,传播链条清晰。个案8到11为同一企业的员工,工作中有密切接触史。个案12在盐田港及周边工作生活。
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通报,深圳暂停所有校园聚集性活动。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表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强化防控意识,牢筑疫情防线,实行封闭式管理,暂停举办校内大型集体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迅速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重点场所的清洁消毒及开窗通风,严格落实一日三检、一米距、错峰用餐和日报告、零报告等疫情防控要求。
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不少人有这样的疑惑:假如半年后变异的毒株导致疫苗有效率下降,需不需要补打疫苗?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副教授陈捷亮:打疫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疾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这对个体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从宏观角度,打疫苗有助于我国建立基础免疫屏障。
变异会不会影响疫苗的效率?目前的结果来看是会影响的,当然mRNA(核酸疫苗)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核酸疫苗其实就是给免疫系统预先看了一下这个犯罪分子(即病毒)的衣服,长什么样让你先认识一下。万一这件衣服换了,可能免疫系统就不认识了,也就是说这个疫苗就白打了。
目前我国打的主要是灭活疫苗,是把整一个坏人灭活掉以后,先给你看一遍,如果衣服变了,有可能裤子还没变,手套、帽子,包括脸部特征这些都在。所以灭活疫苗对变异毒株的预防会相对更全面。目前数据也是支持这个说法的,国药、科兴等疫苗对变异毒株照样是有效的,虽然这个效率可能会有一定的下降,但下降不会明显影响其对重症、病死率的保护。
如果说明年或者后年,变异株完全发生了质变,就是说完全跟你打的疫苗株不是一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补打的措施。补打其实也很正常,就像流感病毒每年都在打,流行什么毒株就打什么毒株。所以,补打是有可能的。
而且根据疫情的变化,我国包括世界各国也在研制针对变异株的,或者针对广谱冠状病毒的一些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但是现阶段,肯定是打疫苗比较好,这样人体会有一个基础的免疫,保护高危人群不会产生一些重症、致死的情况。因此建议大家还是尽快去打。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已经在针对变异株研制新一代疫苗,我们国家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整个疫苗工艺不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的早期流行株换成现在对我们有威胁的变异株。经过一个生产周期,这一头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的疫苗,所以说百姓不用担心。
5月30日,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全球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持续推进,中国疫苗成为支援拉美地区的抗疫主力。乌拉圭近日发布初步数据研究显示,接种科兴疫苗能将感染新冠死亡的概率降低97%,接受重症治疗的比率降低95%。此外,英国《金融时报》5月10日撰文指出,拉美地区10个人口最多国家收到的1.亿剂疫苗,逾半数来自中国。
国内新闻
02微观2:电子烟戒烟糖不能帮助戒烟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认为,使用电子烟可能更能致人抽上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初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为2.7%,与年相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此外,艾媒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2月4日,中国存续电子烟企业共计家,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近况介绍
1.①烟草烟雾中含至少69种致癌物;②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肺癌发病风险越高;③吸“低焦油卷烟”不能降低肺癌风险;④吸入二手烟肺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6倍以上,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中也会危害健康!
微解说:
1)信息区:
吸烟已经被公认为是肺癌的首位原因。而且证明与吸烟开始年龄、吸烟年数、每天吸烟支数、烟的种类均有相加关系。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肺癌的发生率越高。一个每天吸烟15~只香烟的人,其以患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者打14倍。
在我国,女性肺癌与吸烟的关系不如男性与吸烟的关系那么密切,吸烟只能解释肺癌病因的24%~35%。已正式女性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但女性肺腺癌与吸烟关系较弱。近年来随着女性肺癌特别是肺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可能提示环境危险因素特性有了新的变化,如室外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因素,或铜低焦油香烟、“二手烟”、“三手烟”、厨房油烟、房屋装修材料等室内空气污染、小环境污染有关。
吸烟人群中易罹患肺癌这与下列因素有关:
(1)烟龄20年以上。
(2)20岁以下开始吸烟。
(3)每天吸烟20支以上。
(4)戒烟时间少于15年。
(5)每口吸进的烟量多,且大部分吸入肺部(肺吸烟者)。
(6)吸烟总量=(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20,以支年为单位综合考虑了每日吸烟量和吸烟持续时间对肺癌的影响。吸烟总量为20支年以上者。
(7)有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又长期吸烟。
(8)长期暴露于室内“二手烟”环境。
目前青少年吸烟,其致癌的危害性要在若干年以后才能显示出来,研究证实,发育时期的青少年的肺组织对致癌物质更敏感,今后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更大。
戒烟是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举动。戒烟1-2年后,不典型增生呼吸道上皮细胞便有向正常细胞逆转的趋势;戒烟5年后,肺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15年后就会和从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相仿。
在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并从年开始执行,但从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8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在实现人类无烟愿景的行动和成效上与其它先进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对“尼古丁是种毒品”、“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卷烟中含尼古丁”、“吸烟没有好处”的事实真相缺乏深刻系统的认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布的《剧毒物品品名表》中,尼古丁亦属于A级剧毒物,编号A;如进行静脉注射,50毫克(mg)的尼古丁足以夺取一个成年人的性命。
实现世界无烟无疑需要人类对“吸烟无好处”、“烟草是毒品”的事实真相达成一致共识。
烟草的历史
烟草的使用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年以前,一直不被世人知晓。随着年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船员在东印度群岛上携带烟草归来,此后烟草才逐渐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瘾品而被世人知晓。
年10月12日,意大利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率船队抵达了东印度群岛,在那里他们发现当地的土著民印第安人使用一种长管工具吸食着一种不知名的干叶,把另一端含在嘴里吸,然后从嘴或鼻子呼出烟雾。烟草很快被船员带回欧洲传播到社会底层群众及各个港口旁边的酒馆之中,随着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个商机很快被人们察觉,从此欧洲的商业船上又多了一件货物。
年,西班牙人开始经营烟草生意,除了欧洲,他们还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销售,很快烟草就成了当地非常赚钱的商品。
年,当时是中国明朝神宗万历年间,通过福建的水手和商人间的运作,由菲律宾将烟草传入我国,明朝称菲律宾为“吕宋国”,因此称烟草为“吕宋烟”或“淡巴菰”。进入崇祯年间以后,吸烟风气已经蔓延并败坏全国,明崇祯皇帝曾两次全国大举禁烟,清入关后延续明朝严厉禁烟的理念,其禁烟强度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具体有多严苛,清朝法律明确规定:“文武百官、吸烟者革职,鞭,戴枷锁关2个月;百姓吸烟刑40大板,流放里地”。
年,杜兰德发明了世界第一台“自动卷烟机”于年在法国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其生产速度为25~30支烟/每分钟。自动卷烟机的发明,引起了商人们的兴趣,西方国家卷烟厂首先崛地而起,开始大量生产外观精美的“现代商品卷烟”远销海外,不久便传入中国,当时进口烟价高昂,只有富家子弟及社会名流能够稳定消费,所以人们才视吸烟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在那时不少国人跟风染上烟瘾。为拒绝海外天价卷烟,中国于年迅速在哈尔滨兴建了中国第一家卷烟厂名为“哈尔滨卷烟厂”。
直至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现代商品卷烟历史由此而来。
20世纪50年代,当科学研究证明了吸烟有害健康之后,美国联邦*府很快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21世纪初,当人们意识到吸烟危害及烟草中含尼古丁、尼古丁具成瘾性的事实真相后,尼古丁(俗名“烟碱”)被世界各国纳入毒品行列。
此后,世界烟草战争、世界无烟运动全面打响!
全球的烟草局势
截止至年12月25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测算首次显示:使用烟草的男性人数开始下降,这表明全球烟草流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男性烟草使用人数的下降标志着抵制烟草斗争的一个转折点。使用致命烟草制品的男性人数在很多年中曾一直稳步上升。但现在,由于*府加强了对烟草业的控制,我们第一次看到男性使用率出现下降。世卫组织将继续与各国密切合作,保持这一下降趋势”。
根据世卫组织《-年全球烟草使用流行趋势报告》第三版,过去近二十年,全球烟草使用总人数从年的13.97亿人下降到年的13.37亿人,降幅约为万人。
世卫组织健康促进司司长RuedigerKrech博士说:“全球烟草使用的减少表明,如果*府采取并加强全面的基于证据的行动,可以保护其公民和社区的福祉。”同时,各国*府设定了在年将全球烟草使用率下降30%的目标。
截止年12月25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计报告显示:“每年有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其中多万人因直接使用烟草而亡,剩下约有万人数的非吸烟者因接触二手烟雾而死亡。大多数烟草相关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是烟草业的干预和营销措施的集中目标。”
烟草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二手烟(Second-handsmoking,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烟草认知的误区
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3/4以上的中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大部分公众对“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的错误观点缺乏认识,且受教育程度高者,如医生、教师等人群有此错误认识的比例更高,反映出公众普遍对这一问题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公众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不足及误区的普遍存在是阻碍我国控制吸烟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吸烟与疾病
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种疾病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和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可能引发肺、喉、肾、胃、膀胱、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阳痿等其他疾病。年,在我国进行的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所有归因于烟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约占60%,而所患吸烟相关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COPD发病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至少95%的COPD患者是吸烟者。吸烟使冠心病的患病时间提前10年,患病风险增加2倍,发生心脏猝死的相对危险升高3倍以上。吸烟使脑卒中的患病相对危险增加50%,其中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危险增加%;吸烟使外周血管病的患病危险增加10~16倍,70%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闭塞和几乎所有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都与吸烟相关。吸烟者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越大。
证据表明,二手烟暴露可使成人和儿童患多种疾病。二手烟暴露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二手烟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胎儿期母亲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以及婴儿出生后的二手烟暴露均能使婴幼儿患多种疾病,如婴儿猝死综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诱发或加重哮喘,并且能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发育。
戒烟的好处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而戒烟则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吸烟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大约可减少一半,而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绝对风险将与从未吸烟者相似;戒烟和防止二手烟暴露是防治COPD的最重要的手段,戒烟是证实的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唯一办法;戒烟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戒烟是治疗各种吸烟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戒烟还可减少周围人群尤其是家人和同事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各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而且“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无论何时戒烟,戒烟后均可赢得更长的预期寿命。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并且,戒烟后所增加的寿命年数为“健康的生命年数”。与继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戒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吸烟引起的各种医疗费用及保险成本。有研究表明,年我国因吸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为.11亿~5.01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亿元人民币,约占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此外,吸烟者的戒烟行为还会对家人、朋友、同事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会影响青少年对吸烟的态度。
国内新闻
01微观3: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
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消息,截至30日18时10分,北迁的野生亚洲象群迁徙至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大弯村尖山哨坡附近。专家分析研判,这15头野象有继续北迁的趋势。
目前,亚洲象北迁安全防范工作前方指挥部已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共余人次,出动警车、渣土车辆、挖机4台、无人机3架,提前开展布防,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预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采取投喂亚洲象喜食食物的方式,保证象群食源,减少群众损失。
云南省林草局表示,下一步将以保护人的安全和象群安全为前提,持续做好监测预警和安全防范。
介绍
1.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消息,截至30日18时10分,北迁的野生亚洲象群迁徙至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大弯村尖山哨坡附近。专家分析研判,这15头野象有继续北迁的趋势。
2.亚洲象(学名:ElephasmaximusLinnaeus),别名印度象、大象、亚洲大象,属于长鼻目、象科。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野生象现已很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驯养的家象、役象很多。中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微解说:
1)相关信息:
物种学史
进化
已知象的最早祖先是满利象兽(Moeriiherium),也称始祖象,生活于北非的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早期。始祖象有36枚牙齿,其上颌的第二门齿较突出,以后可能演化为象的巨牙。它们的鼻骨也稍稍前伸,也许当时就有一个短的象鼻了。
至渐新世,始祖象演化出埃及象兽(Phiomia)。埃及象兽再演化出古柱牙象(Palaomasiodon)。这两种象上颌的一对门齿已显出象牙的形式,鼻骨开始前伸,以支持一对原始的象牙。这些象的牙齿总数已减少到26枚。但它们的下颌仍相当突出。
到了中新世,从埃及象兽演化出掩齿象(Steg-odon)和嵌齿象(Gomphotherium)。掩齿象的象鼻已有相当长度,牙齿总数约12枚。象牙已相当突出,下颌也较短,可能是现代象的祖先。嵌齿象因下颌很长,被认为是发展的一个侧支。
古柱牙象在美洲上新世演化出柱牙象(Mam-mut),于更新世灭绝。柱牙象居住在森林里,牙齿上有乳头状尖突,适于切割树枝和根。掩齿象在上新世演化出猛犸和现代象。猛犸与现代象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猛犸的牙有一定程度的弯曲。
迁徙
根据考古发掘、历史文献等方面的资料,可以看出近~0年前中国野象分布区域是极为广阔的。
秦岭淮河地区
亚洲象化石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更新世中、晚期地层中均有发现,已报道的化石虽很少,但是追溯到中世纪,长鼻类动物化石的分布却很广。早在20世纪30年代古生物发掘工作中就发现,中国河南安阳殷墟距今~年前的遗址中,就发现了亚洲象遗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也有关于野象的记载。近年来在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又发现有近~0年前的亚洲象遗骨。
中原地区
中国历史文献中有大量文献记载中国中原地区亚洲象的分布信息。这些地点不仅有亚洲象化石发现,而且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如河南安阳殷墟、江苏扬州、浙江绍兴、广西灵山等地,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有亚洲象生存。福建的漳州、漳浦,广东的潮州、潮阳、汕头、惠州、恩平、海康,广西的博白等地有多次历史文献记载,表明这些都是亚洲象频繁活动的地区。
云南省
云南不仅有亚洲象化石的发现、众多的历史文献记载,而且至今还有一定数量野象的分布,表明此地区向来为野象适宜的生存、栖息地。由此可以看出,0多年以来,中国野象的分布曾北起河北,北纬40°06;南达雷州半岛南端,约北纬19°;东起长江三角洲的上海马桥附近,约东经°,西至云南高原盈江县西部的中缅国境线,约东经97°。也就是说,在南北跨纬度逾20°、东西跨经度近14°。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问范围内,曾有大量野象栖息。亚洲象化石发掘地点及历史文献记载地点由北向南的增多,表明亚洲象分布由北向南迁移的总趋势。
分布变化
中国野象分布区域变迁的总趋势是分布北界逐渐南移。目前所知,距今年以前,亚洲象曾分布于*河以北的河北阳原一带。之后,随着气候变冷,亚洲象逐渐向南退缩。隋唐时期,亚洲象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长江流域还很常见。由于人口增多,12~13世纪,亚洲象在闽南一带绝迹,17世纪亚洲象在岭南、广西绝迹。18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找不到亚洲象的踪迹。目前,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仅限于云南省西部、西南部的少数几个地方。亚洲象总的分布趋势是从北向南的退缩,但在历史上有从南向北迁移的反复现象。例如,目前所知,在公元前多年~公元前多年、公元~年、公元~年这i段时间内,曾出现野象的多次北返现象,分布北界也几度北移。
按照其变迁的情况,中国学者文焕然等()将亚洲象的分布变迁月分为8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公元前年~公元前0年,以阳原盆地及*河下游等地为野象分布最北地区,其北界在*河中下游以北毗连地带的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及化稍营大渡口村附近,向东推移到北京、天津,向西推移到(山西)晋中盆地及今西安稍北。
第二阶段
公元前多年~公元前多年,以长江流域为最北地区,其北界在淮河、秦岭一带,野象即栖息于长江流域及宁绍平原等广大地区。其主要证据是云南昭通后海子,河南淅Jil下王岗,江苏扬州、秦州、吴江黎里乌金漾、苏州,上海嘉定方泰、马桥,浙江湖州(吴兴)邱城、湖州(吴兴)菱湖镇、桐乡罗家角、萧山、绍兴、余姚河姆渡等地遗址中发现的亚洲象遗骨。
第三阶段
公元前多年~公元前多年,以淮河下游干流近海南北地区为最北地区。其北界在秦岭、淮河下游干流近海一带。《尔雅》一书约从战国时代就已开始汇集,到西汉才完成。其中,《释地》在记叙中国古代一些地区的著名物产时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南方”是指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关于“梁山”今地的说法很多,其中比较正确的有三种,即浙江绍兴一带、四川盆地中梁山县高梁山一带及福建省漳浦县梁山一带。其实《尔雅》是大概泛指战国到西汉时代秦岭、淮河以南许多山地、丘陵的著名物产中有野象、野犀。这意味着春秋末战国初的野象分布北界已移至秦岭、淮河一线了。
第四阶段
公元前多年~公元年,以长江流域为最北地区,其北界为淮河、秦岭。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I盆地野象栖息情况,除前述《华阳国志~蜀志》外,汉杨雄《蜀都赋》、晋左思《蜀都赋》都提到“象”,说明从战国到晋代,四川的野象分布北界仍在长江以北,但是晋以后逐渐变化,到唐代及以后,野象分布主要限于川东江南,尤其是今重庆到綦江一带。[6]
第五阶段
公元多年~公元年,以长江上、中游及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山地丘陵为最北地区,其北界呈“兀”字形,从杭州湾、钱塘江下游干流北岸,经湖口,转北到淮河上游,再转西接秦岭段,到今淅川稍西,又转南经宜昌,至今澧县稍西,再转西到长江干流南岸。以公元年为界,此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
长江下游未见有关野象的记载,似已无野象分布。至于长江中游北部,据载,唐高宗上元(公元~年)年间有象至华容(今华容县)。唐大历十四年(公元年)曾有将长安皇宫动物园饲养的象只在长江中游北部的荆山之南放生的记载。
2.后期
长江下游已无野象,长江上游的野象分布如上文所述,已退缩至南黔北一带。长江中游北部,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建隆三年(公元年),有象至*陂县(今县北),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州名,今湖北安陆县)、复(州名,今天门县)、襄(州名,今襄樊市)、唐(今河南唐河县)州,践民田,遣使捕之。明年(乾德元年)十二月(公元年1月18日~2月),于南阳县(今市)获之。
第六阶段
公元~公元1年左右,以闽南、岭南大陆部分为最北地区,其北界在南岭阳山、南朝宋始兴郡伊水口(今韶关市)、始兴北境、武平、上杭等地稍北。闽南、岭南野象生存的历史悠久,从多处发掘出土的野象遗骨、遗存(如:福建的闽侯昙石山、惠安,广东的封开*岩洞、高要金利琅塘、南海官山西樵石,’‘西的柳江四案甘前岩、都安九山、南宁豹子头、灵1lI龙武山乞丐岩等)可为一证。《淮南子~坠(地)形训》中记载四方及中央的气候、物产等:“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地宜稻,多兕象。”同书《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十年(公元前年)统一岭南时,粤有“犀角、象齿、翡翠、珠玑”。这个“粤”是指两广等地,这意味着秦朝初年,由于岭南一带野象、野犀众多,所以“犀角、象齿”才能作为主要特产提出。其后,本地区一直为野象的栖息地。
第七阶段
公元1年左右~公元年左右,此阶段又可分为东、西两部分。
1.东部
以雷州府(包括今雷州半岛)、博F!_1、横州(今横县)的北境、十万大山一线为一条北界。以雷、博、横、廉、钦地区为最北地区之一。东部地区的野象分布点南移至北纬23。以南小片地区,并且在本阶段内相继灭绝。
2.西部
以广南府(今云南广南县一带)、元江府(今云南元江县一带)、景东府(今云南景东县一带)、顺宁府(今云南风庆县一带)、盈江府(今云南省盈江县一带)的北界为另一北界。以云南高原南部为另一最北地区。本阶段在近0年来气候冷暖变迁中出现了明清小冰期,野象分布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南部或北热带。
第八阶段
公元年稍后至今,经生物工作者的多次实地考察,证实野象分布地区逐渐缩小到滇南的勐腊县、景洪县、西盟县、沧源县、盈江县及以南部分地区;野象的分布北界也逐渐南移到这五县北境。
综上所述,0多年前,亚洲象还曾广泛分布于中国,自周朝初年开始,由*河流域南迁;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北界为淮河流域;唐代时已退至长江以南;宋代时越过南岭;现今在中国的分布退至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思茅三地区。亚洲象的分布区每年约以0k㎡的速度在中原大地上消失,近年间亚洲象在中国逾万k㎡的面积上绝迹了。野象生境南移的速度为平均每年0.5个纬度,每年0.5km。这一速度与犀牛分布区在中国向南退缩的速度十分相似。
外形特征
体型
亚洲象是亚洲哺乳动物中体积最大的,亚洲象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成年雄性亚洲象,身长为5~7米,肩高约⒉4~⒊1米,尾长为⒈2~⒈5米,重约⒉7~5吨,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顶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形较小,耳朵较小,前额较平。通体为灰棕色,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后肢4趾。
鼻子
亚洲象的鼻子是现存动物中最长的,实际上是鼻子和上唇的延长体,表面光滑,一直下垂到地面。由四万多条肌纤维组成,里面有丰富的神经联系,不仅嗅觉灵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卫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顶端有一个像手指一样的突起,这个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丰富的神经细胞,感觉异常灵敏,使得象鼻十分灵活,能随意转动和弯曲,具有人手一样的功能。
象牙
雌性亚洲象没有象牙,只有雄性亚洲象长有象牙,上门齿突出于口外,略向上翘,最大的象牙长达⒈5~⒈8米。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喂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耳朵
亚洲象的耳朵也很大,宽度近1米,有利于收集音波,所以听觉非常敏锐,彼此之间常用次声波进行联络。由于耳部的褶皱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热面,所以更像是两把调节体温的大蒲扇,在炎热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动两只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地,还能驱赶热带丛林中的蚊蝇和寄生虫。
栖息环境编辑
亚洲象栖于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山坡、稀树草原、竹林及宽阔地带。常在海拔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游荡。喜群居,每群数头、数十头不等,在林中游走后常形成明显的象路。
生活习性
食性
亚洲象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它们主要食用草、树叶、嫩芽和树皮。亚洲象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会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习性
亚洲象喜群居生活,每群数头或数十头不等,由一头成年雌象作为群体的首领带着活动,没有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很广。象由于毛少,容易生皮肤病,所以需要经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皱折,有的皱折纹路深达十几厘米,皮肤浅灰色,由于洗泥浴有时看起来好像是泥土的红棕色,褐色眼睛长眼毛,有一种罕见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蓝色。象在正常时每天要走3到6千米去觅食,但迅速奔跑起来也能达到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
生长繁殖
亚洲象孕期约为~天,每胎产1仔,平均寿命为65~70岁。
雄象性成熟后会离开象群自己独处。雄象在10到17岁时达到性成熟,而雌象在9到12岁之间。
雌象怀孕期大约为22个月(哺乳动物中最长的),小象一直由母乳喂养直至3~4年后另一只小象出生。刚出生的小象一般重公斤,出生后由母象和象群中其它成员一同照顾。
亚洲象没有固定的发情期,雄兽与雌兽交配时,总是双双躲进僻静的密林深处进行。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不惧怕任何动物的威胁,但也保持较高的警惕性,连睡觉也是站着。亚洲象的繁殖率较低,大约5~6年才能繁殖一次,怀孕期长达18~22个月。雌兽产仔于秋末冬初,每胎只产一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重为70~公斤,大小同小牛犊差不多,鼻子不算太长,也没有长牙,全身为棕红色,没有毛,出生几个小时后,就可以跟随群体四处活动了。幼仔的哺乳期大约需要2年,14~15岁性成熟,完全长成则在18~24岁。亚洲象的寿命较长,一般可以活到65~70岁,也有甚至能活到~岁的说法。
物种分布
亚洲象主要分布范围为东南亚和南亚这些热带地区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13国家,大约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代从西亚的两河流域,往东延伸到中国的*河流域,都曾经有它们活跃的踪影。中国境内目前只剩下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才能找到其足迹。
中国分布:中国分布是它分布区的边缘,已有记录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景洪)、江城;云南西南部西盟(岳宋)、沧源(南滚河)和云南西部盈江(那邦坝)。
世界分布: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数量与分布
亚洲象现仅分布于与缅甸,老挝相邻的云南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捕杀,破坏十分严重。在其分布国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对随意捕杀野象的偷猎者,国家按法律予以严厉制裁。由于象牙可以制造珍贵的工艺品,象经常遭到偷猎者的袭击,作为大型动物,它的生育周期较长,繁殖率低,因此非常容易灭绝。
中国的亚洲象数量不多,年调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头;江城(中老边境)20头;云南西南南部沧源(南滚河自然保护区)10头;中国亚洲象总数约~头。尼泊尔50~90头,不丹60~头,印度~22头,孟加拉国~头,斯里兰卡2~3头,柬埔寨~头,马来西亚1~头,印度尼西亚2~头。全部分布区内的总数为~头。
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启动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4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亚洲象仅存只。
野外亚洲象种群数量从19世纪早期至今已经下降了97%,而且一直呈下降趋势。
保护计划
1.越南
年,国际动植物保护组织(FFI)越南分支在其印度支那计划下和越南*府合作,对越南大象的分布和现状进行定位、评估。它们的这一计划在全南(QuangNam)和达克拉克(DakLak)两省进行。根据在两省的调查,和对其它地区大象状况的重新评估得出的结果,研究人员估计大象的数量不超过头。鉴于这一情况,国际动植物保护组织目前正重新制定越南象保护计划,并在考虑如何将这一计划和较大的苏门达腊大象保护项目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苏门达腊保护行动现正在进行中。
2.苏门达腊
年,国际动植物保护组织(FFI)和LIPI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共同实施印度尼西亚*府在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确立的项目。旨在保护苏门达腊岛上现存的大象,防止森林进一步退化、偷猎和人象矛盾对大象的破坏性影响,并监测大象的种群数量。该计划还将把大象作为标志性物种,以保护苏门达腊森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计划的进一步目标是通过举办研讨会和培训班培养印尼本国的专家。计划将把重点放在这一地区最优等的大象种群保护上,形成函盖全岛的保护计划并制订对大象的经营管理计划。
3.数据库
从年起,亚洲象保护委员会(AECC)一直在对4个大象保护区的森林系统进行调查,搜集实地数据和统计资料(见AECC年和96年提交给 〈McArthur〉基金会的报告)。它还为寻找实际对策提供方便。例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描绘大象和人类发生冲突的区域,输入和农作物播种范围有关的数据。这将大大帮助人们设计大象隔离障碍系统,防范大象与人的冲突。根据植被和生态特征划定的高质量象群栖息地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建立大象保护区。通过输入本地生物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数据还能帮助人们在确定优先生态区时纳入和大象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数据。数据库为评估大象的栖息地及其种群状态,对空间与数量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统计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确定大象种群优先保护的对象。它帮助决策者和自然保护规划人员根据保护的优先顺序制定保护战略、分配保护基金。
4.印度
在印度,大象破坏庄稼的事件屡有发生。印度各地都有报道说,在大象保护区周围,农田遭践踏的情况愈演愈烈。80年代中期,卡纳塔卡省开始对损失的作物和人员伤亡给予金钱赔偿。赔偿金的数量往往低于实际损失的价值,被农民们视为“象征性的安慰”。在克达古地区年~年,全部赔偿金的数额仅是实际损失的一小部分,而未经报告的袭击案例就没有得到赔偿。尽管在象群袭击时,农民们经常遭遇大象,但每年人员伤亡的数量都较低。该地区在过去6年里平均每年约有6次人员伤亡的情况。有证据证明克达古地区农田遭大象破坏的现象较为普遍。尽管深受其害,大部分农民都认识到保护大象的必要,并认为象群有权拥有自己的栖息地。而小农户在种植季节往往损失严重,经常夜间还需要保持警惕,看护庄稼。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EndangeredA2c)。
景微生活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