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70年甬医路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从
TUhjnbcbe - 2021/7/18 1:14:00

70年甬医路

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疾病,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既陌生又遥远。但,它们曾经在甬城大地上“肆虐”过,并且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

这两天,记者采访了原宁海县卫生防疫站(现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站长周德宏、原宁波市卫生防疫站(现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治科专家叶丽萍主任医师等老一代“疾控人”,还原这些疾病在宁波从“肆虐”到消除的历史。

血吸虫病曾危害约9万宁波人

对策:在田间查螺灭螺,研发检测试剂

年,周德宏从浙江省卫生学校毕业,医院检验科,其间借调到宁海县卫生防疫站做血吸虫病检测工作。

周德宏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是当时宁波流行比较广、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涉及多个乡镇,患者约9万人,而宁海又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一个县。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腹泻等,反复感染或经久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甚至危及生命。血吸虫病晚期,感染者往往肚大如萝,民间称之为“膨胀病”“筲箕肚”,并有“神仙难医筲箕肚”的俗语。

年,周德宏正式调入宁海县卫生防疫站,从事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那时候,他进驻农村组建队伍开始查螺灭螺。一支查螺队大约30人,主要抽调各个村的年轻姑娘,干这份活需要心细、体力好。经过培训后,姑娘们穿上靴子,拿上一根木棍,向田间出发。

找到钉螺后,查螺队就上报给组长,然后测算钉螺密度、制订灭螺计划。为了确保钉螺无一漏查,同一块田地,两支查螺队往往要对调互查。“有些田地查螺甚至查过上百次了,一次次地查,就是确保不放过一颗钉螺。”周德宏说。

??上世纪70年代,宁海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在做血吸虫病检测。

年,周德宏带领查螺队员在宁海县内首次发现新拟钉螺种属,后于年送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被命名为“宁海拟钉螺”。当血吸虫感染程度降低时,为了更加精确检测出病原体,他又带领团队研发了间凝(IHA)检测试剂,在全省进行推广,用于血吸虫检测,参加《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稳定性因素及酶标试验诊断血吸虫病应用价值》课题,获得浙江省人民*府颁发的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经过几十年来的综合防治,至年,宁波市历史流行血吸虫病的8个区县(市)先后达到消灭标准。而对历史上的有螺面积还在持续检测,每隔5年检测一次。

年12月14日,周德宏获得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授予的“全国血防卫士”荣誉称号。

奉化莼湖曾经丝虫病流行严重

对策:全民普查普治,防蚊灭蚊

年,叶丽萍被分配到宁波市卫生防疫站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治科工作。她回忆,当时在宁波,严重影响群众健康的疾病除了血吸虫病,还有丝虫病。

丝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又被称为象皮肿病,浙江是流行区。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显示,全国共有个县(市)流行丝虫病,病人约.4万。丝虫病通过蚊子传播,人体感染丝虫后,淋巴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其反复发生炎症,致使感染者失去劳动能力。该病最典型的后遗症就是下肢严重肿胀,民间俗称“大脚风”。早在年,就有资料描述宁波一带的象皮肿病人。

叶丽萍回忆说,当时奉化莼湖丝虫病流行严重,婚宴上摆的八仙桌供8个人一起围坐吃饭,结果一坐下,连一条狗都钻不过,所以民间有“八人围桌坐,狗子钻不过”的说法,意思是指腿肿得厉害,围坐一起中间没有缝隙,连条狗都钻不过。

叶丽萍说,当时丝虫病的防治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全民普查普治,另一方面是组织群众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现症病人。

人感染丝虫病之后,由于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也就是说到了晚上,丝虫的幼虫会蠕动到人体的外周血液里,所以抽血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9点以后至次日凌晨2点。

经过双管齐下的大力防治,宁波市于年达到了丝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后进入巩固监测工作。

年发现恶性疟疾

对策:连夜赶到杭州取药,加强监控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经蚊叮咬疟疾病人而引起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感染人体的疟原虫有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和三日疟4种。人体感染疟疾后会引起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而感染恶性疟后会迅速发展成威胁生命的凶险型疟疾,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非常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主动监测首次发现恶性疟疾是在年。据叶丽萍回忆,当年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7点左右,宁波市卫生防疫站接象山县报告,医院收治了2例从境外回归的危重恶性疟疾患者,当时患者生命垂危,急需抗恶性疟疾抢救药物,要求市级援助。但是,当时宁波各卫生单位都没有准备该药物。接到求助后,叶丽萍马上联系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同时马上乘车前往杭州取药。因为当时杭甬高速还未开通,等药物送到象山时已经是次日凌晨3点,中间历经了7个多小时。

让她遗憾的是,其中一名男子因为已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没有抢救过来,而另一名男子用药后幸运地活过来了。从此之后,宁波加强了对恶性疟疾的监控。

宁波外贸经济发达,国际交流频繁,所以恶性疟疾的防治并非易事。经过数十年的防治,宁波宣布于年达到了疟疾消除标准,发现最后一例本地疟疾病例为年,之后发现的均为输入性病例。因外出到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区感染或是外籍人士进入宁波发病,每年宁波检出的疟疾病例数约有十余例。

宁波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易波表示,宁波虽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但是本地疟疾传播的蚊媒依然存在,如果出现输入性病例,疟疾仍有在本地进行传播流行的可能,所以对疟疾的监控、防治一刻不能放松。

记者:贺艳

通讯员:陈琼王峰

责编:叶海英

来源:宁波晚报

往期回顾

1

从一根求助电话线,到如今遍布全市的智能急救网,宁波急救事业变化翻天覆地

2

他们带领着宁波肝胆胰外科、手外科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3

超声检查的前世今生:昔日辅助科室,如今也能手术救人

声明

本文为“健康宁波新闻版”转载内容。

请点下“在看”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70年甬医路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