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处,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疼,有时伴有发热,检查咽部疱疹多发生于软腭、悬雍垂和舌腭弓等处,呈线状分布。开始为小疱,但很快破裂,所以通常看不到疱疹,而见到浅溃疡,表面覆有淡*色或者白色假膜,周围粘膜呈现红色充血。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疼、头疼、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于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下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一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发再次发病。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患儿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早期伴有流鼻涕,继而大一些的孩子会自诉口轻疼痛或拒食,小一些的宝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尿色*、短少,大便干燥成球。检查时,可见患儿上颚、口腔黏膜、咽后壁、扁桃体等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大约在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一般疱疹性咽峡炎往往都伴有牙龈一碰就出血,口腔内有臭味,还会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但很少波及口腔外部皮肤。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有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但不是传染病。夏秋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这时气温高、雨水较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呼吸道而引发疾病。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侵袭1-7岁的儿童,潜伏期2-4天。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
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口腔里有创面,会痛,且容易继发感染,所以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虽然孩子嘴巴痛,但是还要鼓励他多进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粥等等,适当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饮食后让孩子饮几口水或者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应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可传播。这也就意味着,大人亲吻孩子也可能传播。不过,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要勤通风,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及多休息,此外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一旦发现孩子患病,除了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以外,还要注意和其他孩子保持隔离,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的注意事项: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1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保健医生温馨提示:
请家长朋友在家要自查小朋友的口腔和手心,发现异常,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祝小朋友健康快乐的成长!
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