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王开东疫情肆虐,寒假给孩子的防疫课
TUhjnbcbe - 2021/6/17 19:26:00
北京医治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随着河北省进入战时状态,江苏医疗队名队员火速驰援石家庄。

前几天是沈阳,由于极个别人对防疫不重视,把生命当儿戏,天都塌下来了还出国旅行,带回病毒也就罢了,还隐瞒行程四处瞎逛,导致病毒再次蔓延。

现在又是石家庄,在寒风暴雪中迎来全员检测,3天全部完成。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医疗人员站在雪地里,与大雪混为一体,铁石心肠的人也要落泪。医护人员太苦了,还有一位工作人员不幸猝死,但愿这样的事情再也不能发生了。一而再再而三,苏大强也撑不住的。

不算人力物力,仅仅石家庄一个全员检测费用就高达10多亿。因为疫情,很多商家辛辛苦苦支撑着,准备在春节收回一点成本,希望很可能破灭了。很多学校停学,孩子不得不在家里上网课,很多家长单位家里两边忙,“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实在太难了!

如此重大损失,只因防疫这根弦没绷紧,这是一个血的教训。国外出现了新冠变异病毒,很多国家医疗体系都崩溃了,我国也是散点多发。马上就是传统春节,随着聚会的增多,新冠肺炎很可能还会肆虐,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头上,科学防范绝对不可忽视。

虽然疫苗马上就要打了,但疫苗只能预防,不能杀死病毒。大概率我们要与这个该死的病毒长期共存了。如何共存?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平台上有那么多老师,老师又有那么多学生,还有我们的亲戚朋友和家人,作为老师,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弄明白的一些防疫干货发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度过这个劫难,平安归来,仍是少年。

1.新冠病毒是什么?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新冠病毒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防范病毒。

其实新冠病毒不是一种活蹦乱跳的细菌,啥意思?就是新冠病毒根本不是一个活的生物体,它只是一个蛋白质分子,外面裹着一层脂肪保护膜。如果接触到眼、鼻等黏膜细胞吸收时,蛋白质的遗传密码就会发生变异,然后蛋白质转换成攻击者和倍增细胞,人就感染新冠肺炎了。

2.如何防范最有效?

懂得了新冠病毒是什么,防范才会有的放矢。因为新冠病毒是一种蛋白质,不是活体生物,所以病毒不会被杀死。病毒有一层脂肪保护层,但这个保护层很脆弱,破坏这个保护层就能够使得蛋白质降解,因此防范有两种办法。

第一,与保护层保持距离,隔离病毒。

隔离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正确佩戴口罩。戴口罩就是把病毒与我们隔离开。戴口罩的价值有多大呢?科学家做过新冠病毒实验,在一节封闭的车厢里,病人和常人都不戴口罩,传染率高达97%以上;病人不戴口罩,常人戴口罩,传染可能性30%左右;病人戴口罩,常人不戴口罩,传染的可能性只有7%左右;两人都戴口罩,传染性2%都不到,几乎可能忽略不计,可见正确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佩戴口罩还是会感染呢?通过大量感染者事后复盘发现,佩戴口罩有两个重要误区:

一个误区是用手触摸脸部。研究表明,当人们戴着口罩时,呼出的空气会进入眼睛。这往往使人产生触摸眼睛和鼻子的冲动。如果此时手已经被污染,一旦触摸,那么病毒就通过眼睛和鼻子的黏膜细胞攻入人体。

另一个误区是把口罩拉到下巴下再拉上去。因为下巴这个区域暴露在外,再加上口罩的潮气,如果有污染早就被感染了。口罩拉下来再拉上去,正好把污染了的口罩又蒙到嘴巴和鼻子上,不感染才见*呢。所以口罩要么始终佩戴,要么干脆就摘下折叠好。决不能拉下来再拉上去,风险太大了。

张文宏说了,哪怕在电梯里遇见感染者,只要你正确佩戴口罩,在回家洗手之前,绝不触碰眼睛和鼻子,那也会安全无事。

二是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当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还是要佩戴口罩的。那么什么是安全社交距离呢?新冠肺炎的安全社交距离有多远?应该如何实施?

所谓社交安全距离是一种公共卫生实践,旨在防止患病的人与健康的人密切接触,以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它包括国家层面取消集体活动或关闭公共场所之类的大规模措施,也包括个人层面的避开拥挤人群等个人决定。

新冠肺炎的安全社交距离为6英尺或者两米。确保这个安全距离非常重要。所以特别建议今年过年大家尽量不聚会、不聚餐、不扎堆、不打牌。小孩子不打闹,不亲近,不追逐,严守安全距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破坏保护层,干掉病毒。

新冠病毒极为狡猾,但它也有自己的命门,那就是外在的保护层非常脆弱,只是一层薄薄的脂肪层。保护层一旦被破坏,蛋白质分子即自行解体和分解。也就是说,干掉保护层就能干掉新冠病毒。

脂肪层害怕温度,害怕洗涤液的泡沫,害怕含量超过65%的酒精,还害怕氧化物等。所以办法来了。刚才说,病毒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手,手触摸眼睛、鼻子、嘴巴和脸颊都容易感染,所以除口罩外,洗手是最重要的。

但如何洗手呢?

一是热水洗手。病毒害怕温度,因为热能够融化脂肪,所以第一招,就是用摄氏25度以上的水洗手,加上清洁剂和肥皂,按照六步洗手法摩擦20秒钟以上,热水能溶解脂肪层,使得里面的蛋白质土崩瓦解。

二是泡沫洗手。没有热水怎么办呢?脂肪害怕泡沫,那就用肥皂和清洁剂,稍微多洗一会,产生更多的泡沫,大量的泡沫能够刺破脂肪层,再用流水冲干净,照样让病毒烟消云散。

三是酒精擦手。因为酒精或酒精含量超过65%的混合物,能够溶解病毒外部的脂肪层,所以用它们擦手或者擦拭门的拉手、手机等等,也是杀死病毒的好办法。

3.如何防止轻症转为重症?

如果这几项都做到极致,应该不会感染新冠,但万一不幸感染了怎么办?如何预防轻症变成重症呢?

根据新冠肺炎病例大数据,个轻症大概有15个会变成重症,15个重症可能有3个人需要插管。张文宏教授说:“我们希望轻的病人不要变重,重的病人不要插管。”重的病人不要插管估计有点难,如何预防轻症变成重症意义可能更为重大。那么,轻症如何不转为重症呢?

张教授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国外回来的病人,往往很容易发展成重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研究下来发现,原来国外回来的患者旅途辗转劳累,一路上吃饼干和方便面,下飞机后又是核酸检测,然后又是隔离见不到亲人,整个人又气又急,最重要的是营养严重不足,导致体内的抗体不够,在和病毒的对抗中完全败下阵来,所以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更多。

抗体从哪里来?从蛋白质和营养中来,所以张文宏强烈建议,必须保证所有病人每天吃四个鸡蛋、喝多杯牛奶。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非常好。因为鸡蛋和牛奶富含蛋白质而且容易消化,使得病人营养充足,能够获得足够的抗体,重启免疫系统,在和病毒的长跑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句话,预防轻症转为重症,就是多吃鸡蛋和牛奶。最关键的决战时间,是感染后的第七到第十天。闯过这几天就意味着在这场攻防战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当然是最坏的打算,最好是防患未然,御病毒于身体国门之外。办法还是要增加蛋白质,除鸡蛋和牛奶之外,我们还要多吃牛肉,牛肉是最能够增加抗体的食物,此外就是加强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张文宏教授也只能指方法,其他一切只能靠自己。

王开东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开东疫情肆虐,寒假给孩子的防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