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发现者、美国宇航局空间生物研究所主任、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BaruchBlumberg)年4月5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加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逝世,享年85岁。
巴鲁克·布隆伯格巴鲁克?布隆伯格年生于美国纽约,年从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年因发现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致病机制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他同时也是第一代乙肝疫苗的研制者。
MacCallum的乙肝研究初发现
虽然几个世纪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肝炎这一疾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医生们还不知道它的确切病因和传播方式。
二战时期,由于大量的伤员,输血成为常用手段,战场上患肝炎的士兵不断增加,而当时的医学界还没有对这个现象加以重视。20世纪40年代,一位专门从事肝疾研究的英国医生MacCallum最先解开了这个谜。
他最开始并不是研究肝炎,而是研究*热病,当时这一由蚊子传播的疾病造成了非洲和南美洲大批士兵的死亡。他负责研究生产*热病疫苗,令他大为不解的是,一些士兵在接种*热病疫苗后发生了肝炎。*热病疫苗中含有人血清,MacCallum想起曾在医学文献报道中看到一些肝炎病例也是在接种了含有人血清的疫苗后发生的,他还了解到一些人在使用了未消毒的注射器后,也出现了肝炎,这些未消毒注射器的针头上带有少量的人血。
乙肝病毒由此,MacCallum考虑到是否在人的血液中含有引起肝炎的病毒。于是MacCallum和他的同事们对一批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同时还搞清楚了肝炎不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还可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年,MacCallum将由污染的食物和水经消化道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甲型肝炎,由污染血液经输血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乙型肝炎。但在此之后的十几年当中,限于当时的医学理念及研究手段,肝炎研究陷入困境。而内科学家兼生物化学家的布隆伯格使肝炎研究走出了困境。
布隆伯格与澳抗的发现
在年的一次访谈中,布隆伯格谈及进入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原因时说,他和许多微生物学家一样是读了保罗?德?克鲁伊夫写的《微生物猎人传》(MicrobeHunters)后进入到这个领域的。但在他青年时期却并不是把行医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他首先循着他叔叔的轨迹想当一名数学家,随后又学起了物理。他进入医学并不是有着明确的目标,而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环境里有人患病,另一些人却不患病呢?早在他在纽约当医生时就注意到这一点,后来他到了苏里南群岛后发现,同样是制糖厂的工人,本地的克利奥尔人(黑人与欧洲白人的混血)就患有象皮病而爪哇人则不。他开始怀疑这种对疾病易感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然而在当时,用于研究疾病和基因之间关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还没有出现,就连DNA结构也是刚刚阐明。当时的科学家们主要通过检测特殊的血液蛋白成份来寻找遗传差别,布隆伯格对此一直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