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家长对我说,现在最怕的就是孩子突然发热。去医院吧,担心交叉感染,而且特殊时期,一旦发热还可能需要筛查;医院吧,看着孩子烧的小脸通红,家长心疼不已又手足无措,担心烧抽了,担心烧成肺炎,担心感染了新冠,真是太难了……孩子一生病,家里气压都会低好几度。作为一名医生,同样也是一位妈妈,真的非常理解家长们的心情。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疫情期间,孩子一旦出现发热该怎样处理吧!
01
什么是发热?
首先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发热的概念并不很清楚。在门急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着急的家长:大夫啊,我家孩子烧的老厉害了!体温多少?不知道啊,我没测,我就是用手摸着老烫了!或者:大夫,我家孩子发热了,低烧!多少度?36度1,我听人说低烧更不好,赶紧给看看吧!还有:我家孩子烧两周了……最高多少度?37度2,一直37度2吗?不是,就吃饭和午睡后出汗的时候高!这些问题真的很常见,所以,在学会发热的正规处理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发热的概念。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很多家长会问: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超过哪个界限算作发热呢?答案请记住: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37.4℃,目前临床工作中通常把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就诊主诉之一。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感染、免疫性疾病、肿瘤、创伤等都会伴有发热。但哭闹、剧烈运动、室温过高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的体温一过性升高、短暂的体温波动并不属于发热的范围;体温也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同一个孩子,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测量体温也是不同的。另外,测量方法和测量位置的不同,所测出的体温值也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需要在环境温度适宜,孩子安静、无汗的状态下进行,同时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一般状态,有时候在发热初期,测体温不一定会高,但孩子表现为精神略差,手脚凉,畏冷,这种情况建议在十到二十分钟之后再重新测量体温情况,往往体温就会升高。如果感觉测量的温度与孩子的表现不符合,建议多测量几次,动态掌握孩子的体温变化。
02
体温测量方法
目前体温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部位的不同有以下几种:腋温、额温、耳温、口温、肛温。从操作的便利性和孩子配合度来看,额温、耳温腋温口温肛温;测量的准确灵敏度来看,肛温最准,但是测量起来比较困难,加上孩子通常不会配合,一般家庭中很少应用,医院亚低温治疗等需要精准检测体温的情况下使用,而口温得年龄稍大的孩子才能配合,所以家庭测温中,常用的测温方法是额温、耳温和腋温,便于操作,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所有的测温方法里,均不包括用手摸测量!有孩子的家庭,应该准备一份体温计,这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额温、耳温枪因为使用方便、甚至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可以测温,应用越来越普遍,很多公共场合也会使用。但这两种体温测量方式受环境影响较为明显。为了避免测量误差,建议从室外进入室内后,安静15-30分钟后再进行检测,这样能避免阳光或者寒冷导致的测量误差。腋温的测量也是建议在环境温度适宜,孩子安静、无汗的情况下进行,水银体温计夹3到5分钟适宜,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常用的体温计类型,水银体温计逐渐被电子体温计代替,婴幼儿更适合额温计和耳温计测量方法。
03
是不是孩子体温越高,病情越重?或者低热对孩子更危险?
我们首先要清楚发热的分类:按照体温的高低临床上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例:
(1)低热:37.5~38.0℃
(2)中等热度:38.1~38.9℃
(3)高热:39.0~40.9℃
(4)超高热:41℃以上
由于儿童的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汗腺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没有成人完善,容易出现高热。发热的程度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病情轻重的评估需要多个指标,并不建议单纯以温度的高低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04
发热的时候,医院?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中指出:发热儿童的评估可采用交通信号灯标志,根据是否存在相应的症状及体征来识别并确定患有严重疾病的危险程度(见下表)。“红区”为高危,发热儿童只要存在该区任何一个症状或体征,即属于高危;“*区”为中危,存在该区任一症状或体征,而无“红区”任一表现;“绿区”为低危,具有该区的症状或体征,而无“*区”及“红区”任一表现者。
处于“绿区”的发热儿童可在家中护理,但需密切观察,同时了解何时需要进一步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区”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红区”的临床特征,应立即就诊。
05
居家护理发热,什么时候该用药,用什么药?
我国版《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中推荐:对于2月龄及以上、腋温大于等于38.2℃,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应给予退热药物。对患有慢性疾病或病重、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儿童,因为发热可导致代谢率增高,加重脏器负担或损害,导致病情恶化,应积极降温。
因此,如果孩子既往没有基础疾病,年龄大于2个月以上,腋温超过38.2℃,或者出现因为发热不舒服的表现,建议给予退热药物。
目前指南和儿科临床实践中,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有且只有两个——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发热时二选一,不能同时使用。前者属于非阿片类解热镇痛药,后者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两种退烧药物,各有特色,下表是两种药物的特点和推荐用法。
对乙酰氨基酚的应用历史比较长远,儿童常用的商品名有百服宁、泰诺林等,要注意肝功能异常者禁用。布洛芬通常建议用于大于6个月龄的儿童,目前市面上儿童常用的商品名有美林、安瑞克等,肾功能异常者禁用。两种药物说明书上都会标明体重对应的毫升数,更方便使用。单种药物24小时建议使用不超过4次。这两种退烧药不能长期使用,若发热超过3天,需要遵医嘱。
原则上退烧药物首选口服而不是肛门给药,只有不耐受口服,比如呕吐明显、惊厥的儿童需要联合使用镇静药物时才考虑肛门给药。如果居家使用肛门栓剂,也请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这两种药物。其他不适合的退烧药物,这里就不再讲了,只要不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成份的,都不建议居家使用。
市面上常见的退烧药,不同厂家的药物用药剂量不同,使用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
06
体温不到38.2℃,该怎么办?
首先需要判断孩子的一般状态,家长们需要知道,不论是使用药物或是物理降温,其出发点都是适当的降低体温,增加舒适感,避免高热可能对机体带来的损伤,不要过度追求一定要将体温立即降至正常范围的目标。退热只是对症,并不能去除病因,针对病因的治疗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发热的问题。
如果孩子虽然有低热,但一般状态很好,没有精神萎靡不振、头疼、肌肉酸痛、嗜睡、皮肤颜色正常,可以适当的补充喝水量,温水擦浴,减少衣物、降低室内温度使孩子舒适。不推荐酒精擦身、冰水擦浴或灌肠用于物理降温,这些方法不光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反而会导致机体通过加强产热(寒战)和进一步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出现皮肤鸡皮疙瘩)来克服物理降温的作用。
07
孩子发热了,好担心是感染了新冠肺炎,怎么办?
疫情时有反复,有这种担心的家长,真的不在少数。在之前的报道中,孩子的新冠肺炎症状和成人的相似,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其他还有呼吸急促、头痛、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疼痛、流涕,1%的患儿可能出现味觉、嗅觉丧失。
但请不要对号入坐,因为上述症状都可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表现,单单从临床症状区分新冠肺炎与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很不靠谱的。儿童的新冠肺炎感染往往和家族有关联,如果没有接触过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冷链及相关职业接触史,家里其他人都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单单孩子自己发热,不应该首先考虑新冠感染。
总结
1.发热是指肛温≥38℃或腋温≥37.5℃;
2.居家体温测量推荐电子体温计、额温枪、耳温枪,后两种更适合婴幼儿;
3.体温越高不代表病情越重,明确病因更重要;
4.发热是否需要及时就诊请参照“交通信号灯”(红、*、绿区);如果有家长常规不能解释的异常情况,也请及时就诊;
5.2月龄及以上、腋温大于等于38.2℃,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应给予退热药物。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有且只有这两种成份——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具体用量药物说明书上会明确标明,居家使用时间不建议超过3天;6个月以下、尤其是2个月内婴儿发热,医院就诊;
6.发热可以使用物理降温,但不推荐酒精擦浴和冷水灌肠;
7.不是发热就是新冠肺炎,也不是所有的新冠肺炎都发热,与其忐忑不安,还是请医生帮忙排除吧。
自疫情以来,一直在坚持写科普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们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还是同样的话:科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家长都培养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如果通过这些科普,家长可以理性、科学的对待孩子的生病问题,能对家长和孩子们有一点的帮助,就是有意义的,并且值得继续做下去。
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大医二院儿科开展了互联网门诊,每天都安排有资质的医生出诊,居家的一些常见问题,可以足不出户,线上就诊。另外,为了方便儿童就医,减少排队时间,大医二院设立了专门的儿科预检分诊处,由儿科医护进行分诊,可以根据病种不同给予及时、准确、快捷的指导,请您和孩子放心就诊。
文:大连医院
儿科张莉副主任医师
专家连线
张莉,大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儿科肾脏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免疫协会儿童免疫分会委员、东北内蒙古儿童重症协作组委员。曾获大连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大连医院优秀员工,优秀援青干部等荣誉。专业方向:新生儿专业,儿童遗尿症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下午精彩推荐
1.大连医院门诊公告2.一肝救两命大医二院成功完成大连市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手术3.危难见真情,疫情显担当——大医二院疫情期间多学科协作完成巨大肾癌伴高位下腔静脉癌栓高难手术4.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大医二院年完成骨髓移植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