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皮肤瘙痒
由于孕期皮肤干燥和激素水平以及体内免疫环境的改变,会出现特有的皮肤瘙痒。
1、妊娠期多形疹
它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的瘙痒性皮肤病,通常在初产妇妊娠晚期或分娩后不久发生。常在腹部妊娠纹及其周围出现荨麻疹性皮损,并可泛发,又称为妊娠毒血疹,发生时间可从妊娠17周至产后1周,平均在妊娠36周,皮疹极期不超过1周,皮疹开始为荨麻疹样丘疹。病因考虑与胎盘产物、激素水平变化相关。皮疹常起始于下腹部妊娠纹和其周围,尽管腹部为最好发部位,但脐周皮肤常相对不受累。股部、手臂内侧是另一好发部位,头皮、面、掌跖极少受累。
处理方法:自然病程一般6周,皮疹于分娩后几天内自然消退。通常仅需对症治疗,润肤剂有助于缓解瘙痒,弱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和镇静类抗组胺药口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
2、妊娠特异性皮疹
妊娠期特异性皮疹是在怀孕阶段特有的。由于妊娠时期孕妈神经内分泌和自身免疫的影响,孕期出现的皮疹有如下特点:
1、病程相对短。大多数发生在孕晚期,孕早、中期也有,妊娠4~6个月发病,全身皮疹,表现多样,可为丘疹、红斑、红斑性丘疹。一般在生宝宝后会自行消退。
2、往往伴有瘙痒。以腹部为主甚至遍及全身(包括手掌、足心),轻重不同,严重的奇痒难忍,白天坐立不安,影响工作,夜晚辗转反侧,无法安睡。
3、生宝宝后,如果口服避孕药或再次妊娠,还会复发。
4、怀双胎的孕妈比单胎孕妈发病率高。
处理方法:对症治疗,可使用润肤剂、外用止痒药物、严重的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
3、妊娠类天疱疮
它是较罕见的妊娠期自限性自身免疫性大疱病,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发生率只有五万分之一,除非是自体免疫情况原本就不佳的孕妈妈,否则出现几率很低。
症状:在怀孕中期就可能出现,开始是从肚脐周围出现类似水泡的疹子或小红疹,慢慢扩及全身,但不会侵犯到黏膜、脸部及手脚掌;通常产后数周内就会消失。典型特点为伴剧烈瘙痒的广泛分布的大疱。
处理方法:大部分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需要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
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它也表现为全身瘙痒,但却不是一种简单的皮肤疾病,它就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病因可能与孕期激素、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症状:除了全身的瘙痒还伴有*疸、血清胆汁酸的增高。最严重的是它会导致无任何临床征兆的胎儿死亡。
处理方法:当出现全身瘙痒并发*疸时,医院排查是否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
孕期生殖道瘙痒
孕期生殖道瘙痒也是非常常见的。由于女性外阴有许多腺体,一般怀孕妇女激素水平会升高、阴道分泌物会增多,阴道酸碱平衡度会有所改变。容易出现各种炎症导致持续的外阴和阴道的瘙痒。
如果出现持续的外阴以及阴道的瘙痒,可能会有哪些原因呢?
1
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阴道瘙痒最常见的原因。在瘙痒的同时往往伴有白带的异常。应明确阴道炎类型后通过药物治疗后都能缓解。
2
外阴的湿疹、疱疹以及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也会导致瘙痒。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也可致阴道瘙痒,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发白。局部皮肤变厚、增粗的表现,统称为外阴白斑。
3
当然如果孕期出现全身疾病的话也会造成外阴局部的瘙痒,比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贫血,这些全身性的疾病也会造成局部瘙痒的出现。
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为妇科宫颈炎、盆腔炎等。此外在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性阴道病常可引起不良围产期结局,如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感染、胎膜早破、早产及剖宫产后或阴道产后子宫内膜感染等。预防保健1、如果孕期发生生殖道瘙痒,准妈妈们要更加注意个人的卫生,勤换全棉内裤,注意生殖道的清洁。避免重复感染,尽量不使用肥皂等比较刺激的洗剂用品。2、饮食上多吃粗粮,如燕麦、糙米、玉米、南瓜、全麦面包等,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坚固皮肤。红枣、枸杞、各种坚果有养血滋阴、营养皮肤的作用,可以适当多吃。辛辣食物会加重皮肤干燥;羊肉、海鲜等腥发动风食品会增加皮肤瘙痒,建议少吃或者不吃。3、保证睡眠,放松心情,适度运动。孕妇骚痒对胎儿有没有影响,要根据病情的轻重而定。一般不会影响胎儿,要是病情比较严重就有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孕妇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孕期的健康需要我们悉心呵护,一定要辨明原因,对症治疗,绝不能耽误治疗或者盲目用药自己乱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