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研究进展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学研
TUhjnbcbe - 2021/1/3 3:03: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肺炎支原体感染(MP)在儿童肺炎中占比为20%~40%,且主要集中于5~9岁群体,近年来,该病患病率呈现出低龄化特征。MP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季节性特征,以秋季患病率最高。由于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容易被患儿及家长忽略,随着病情进展,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已有研究证实MP患儿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呈紊乱状态,且病情越严重,紊乱程度越明显,提示免疫机制可能与MP发生存在关联。因此,明确MP患儿的免疫机制对于评估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小儿MP的体液免疫变化

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为B淋巴细胞,这类细胞的作用在于分泌、表达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M(IgM)5类,其类别不同,所表现的特征也存在差异。段桂开等发现IgA、IgG、IgM异常改变与MP的发生密切相关。IgG占血清总量70%~75%,它主要源于淋巴结、脾脏内的浆细胞,在3~5岁时IgG水平已非常接近成年人,是预防儿童感染的重要免疫细胞。IgM占血清总量5%~10%,它主要源于脾脏浆细胞,抗原结合能力较显著,与IgG相比,IgM的溶菌、杀菌作用更强。IgA占血清总量的10%~15%,包括分泌型、血清型两类,分泌型IgA主要分布于膀胱、肠道、咽等黏膜表面,它对微生物附着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菌繁殖速度减缓。

当发生MP后,支原体对B细胞分泌的IgG抗体、IgM抗体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宿主细胞膜抗原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病理免疫反应。通常情况下,MP感染后2周内可导致IgA、IgM水平增高,IgG在2周内则无明显变化,而在2周后呈增高趋势,表明MP患儿IgA、IgM、IgG的改变存在时间差异。薛丽雯等研究显示与正常儿童比较,MP患儿的IgA、IgM、IgG水平显著增高,证实了MP患儿存在体液免疫紊乱。国外研究发现重症患儿的血清IgA、IgM、IgG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患儿,表明随着患儿感染程度越重,体液免疫紊乱越明显。研究表明MP患儿免疫反应越强,则病情越严重。IgE主要源于胃肠、咽、鼻等黏膜的浆细胞,它是半衰期最短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合成率低、分解率高,它在血清总量中的占比仅为0.%。岳永琴等发现当出现I型变态反应时,血清IgE上升。颜海峰等认为MP可导致特异性IgE增高,从而诱发哮喘,引起气道高反应,由此可见,特异性IgE增高与MP所致哮喘的发生相关,导致病情加重。

小儿MP的细胞免疫变化

研究表明MP可导致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促使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亚群内环境被破坏,提示T细胞亚群变化与MP进展密切相关。T细胞活化后会影响其他免疫细胞增殖、分化,进一步破坏机体免疫机制。成熟T细胞仅对CD4+、CD8+T细胞进行表达,其作用在于提高T细胞抗原受体对抗原的识别能力。CD3+能反映T细胞活化比例,CD4+属于辅助性T细胞,对B淋巴细胞、T细胞应答具有辅助作用。根据环境不同将CD4+分成Th1、Th2两类,其中Th1能促进白介素12CIL-12),白介素2CIL-2)等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使炎症细胞毒性增强。Th2能促进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分泌,使机体内产生抗体。Th1与Th2相互抑制、相互调节,一旦两者失衡,则会引起多种疾病。CD8+大部分属于抑制性T细胞,它含细胞毒性作用,对细胞凋亡存在诱导作用,其细胞功能改变可引起免疫机制的异常改变。CD56+具备抗肿瘤、抗感染功能,此外,它还参与了MP免疫改变、超敏反应进展过程。MP能将淋巴细胞活化,并产生丝裂原作用,导致T细胞内环境平衡改变。T细胞活化会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并对免疫细胞增殖、分化有调节作用。早期MP感染者存在免疫抑制,但这种免疫抑制非常短暂。丁林等证实与正常儿童比较,MP患儿CD8+显著增高,而CD3+、CD4+显著下降,且重症患儿的T细胞改变较轻症患儿更明显,表明MP患儿成熟T细胞大量丢失,免疫机制紊乱,防御应答功能削弱,随着病情越重,T细胞比例紊乱越重,组织损害范围也越大。郭赞等发现CD4+下降不利于淋巴因子生成,CD4+/CD8+下降会削弱B细胞抗体功能,进一步提示MP感染与体液免疫紊乱存在密切关联。

小儿MP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变化

3.1小儿MP与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可通过白介素6(IL-6)的介导合成,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并作用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受体,促进其活化,为抑制性T细胞增生提供有利条件。血CRP半衰期约为19h,肝脏生成量与CRP浓度密切相关。它能与多糖物质结合,经钙离子影响下还可与卵磷脂和核酸结合。此外,CRP通过与淋巴细胞、白细胞受体结合参与炎症进程,并参与T细胞免疫作用。当机体存在损伤或发生炎症后,CRP在数小时内急剧增高,通常峰值出现在48~72h内,经治疗后数日内下降至正常范围。因此,CRP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陈赞等以MP患儿为研究对象发现急性期MP可导致CRP增高,且重症患儿的血清CRP水平略高于轻症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纯测定血清CRP水平可能无法评估患儿疾病严重程度。3.2小儿MP与白细胞白细胞是血液细胞的一种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白细胞能将异物所致抗体吞噬,它对抵抗病原侵袭、损伤治愈有较高作用价值,因此也被称作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内含微小颗粒,呈浅紫色、浅红色,颗粒内包含吞噬素、碱性磷酸酶、溶菌酶等物质,能发挥吞噬、趋化、杀菌等作用。中性粒细胞对免疫系统有较大影响,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它可通过趋化物质作用于炎症部位,使其在局部聚集。袁浩等发现与健康儿童相比,MP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提示MP感染能导致中性粒细胞表达减少,削弱其对胞外病原体的调节、吞噬功能。另有研究证实MP感染可导致IgA增高,进一步削弱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导致微生物难以被吞噬。3.3小儿MP与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占比约为0.5%~5.0%,它在血液中的数量呈昼夜周期波动,具体表现为午夜增加,清晨减少。该细胞周期变化受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量的影响,若糖皮质分泌量减少,则导致细胞数量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可促进趋化因子生成,使该细胞于局部聚集,导致其活性受限。研究表明MP感染儿童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正常儿童明显增高,病情越重,增高越明显,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MP感染相关。因MP感染后支原体寄生于呼吸道内,直接损害机体功能,再加上病情反复,炎症介质逐渐增加,诱导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并聚集于气道,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加重气道炎症。

小儿MP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改善MP感染者病情的重要手段,MP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治疗两种类型,前者主要通过免疫调节剂如复可托(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免疫制剂(丙种球蛋白)纠正免疫紊乱,后者主要利用特异性疫苗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儿MP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表明抗P30抗体、抗P1对支原体黏附存在阻碍作用,有利于减少MP的发生。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小儿MP治疗中应用较广泛,李乐等研究显示急性期重症患儿出现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表现时釆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药物为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疗程通常为3~5d,便能将免疫学致病机制阻断。林志雄等发现当发生肺外并发症时,采用激素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提示激素治疗在MP合并肺外并发症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另外针对存在药物性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患儿可采用丙种球蛋白进行补充治疗。

张晓娟等认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MP感染进展过程,例如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8(IL-8)等。鉴于此,有学者提出采用抗TNF-a,抗IL-8单克隆抗体早期干预,能使肺部损伤得以缓解。但也有研究认为在细胞因子分布以曲线状为主时,仅将某一类细胞因子阻断可能不利于病情改善,甚至加重炎症损害。因此,小儿MP最佳治疗方案仍待进一步探讨。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难度较大,具有病程长、病重、迁延不愈等特点。这类患儿的肺损伤非常严重,甚至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必须及时给予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将炎症机制阻断,此外还需考虑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针对存在其他病原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联合治疗,从而进一步缓解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患儿对药物的耐药性,针对肺功能衰竭者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MP患儿存在机体细胞免疫紊乱与体液免疫失衡,且随着患儿病情越重,免疫紊乱越明显,危害性较大。MP感染与机体免疫致病机制密切相关,由于免疫机制非常复杂,日后还需对此进行更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小儿MP的免疫特征。目前关于治疗小儿MP的药物种类较多,但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选择药物,避免盲目用药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余静,张慧.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扫一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进展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