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感冒发热、咳嗽的逐渐增多。医院的儿科也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近一周来,医院儿科已经爆满,走廊也加满病人。今天新入院11人,其中8个肺炎。那么,为什么冬季婴幼儿容易患病特别是容易患肺炎呢?应该怎么预防?怎么治疗?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肺炎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以冬春季多见,一直以来都是儿科住院疾病的第一位。无论我国还是全球,肺炎都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常见病因。
肺炎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或者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胎粪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症状。小儿肺炎常见的是由感染引起的,主要由于打喷嚏、咳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由于密切接触传染。特别是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幼儿园、学校,更容易互相传染。
根据发病原因,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其中,病毒性肺炎占70%以上,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次是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近年来,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逐渐增多,年长儿多见,婴幼儿也不少见。真菌性肺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感染的病原不明确时,我们常按照病理进行诊断,比如支气管肺炎(即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
小儿由于免疫力较成人低,特别是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患肺炎。病原体经上呼吸道侵入气管,然后入侵肺部,造成肺炎。少数肺炎经由血液感染后入肺。初期大多数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随着疾病的进展,气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常合并细菌感染,病情进一步加重。
小儿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轻症精神状态良好,重症会出现精神差、烦躁、嗜睡、拒食、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口唇发绀、鼻扇、三凹征等缺氧症状。新生儿和几个月的婴儿症状可能不明显,仅仅表现为精神差、呼吸增快、哺乳欠佳等。
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持续3-5天不见好转,或者出现呼吸明显增快,精神不好,应该及时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如果突发高热惊厥、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则应该急诊住院,甚至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避免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肺炎的检查主要有血液化验、胸片等。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支原体抗体是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可以大致鉴别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血培养、痰培养及肺泡灌洗液的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细菌的种类,咽拭子的抗原或者核酸检查可以明确常见的病毒感染,如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血气分析、血生化、肝功能、心肌酶的检查可以明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对其他脏器的损伤程度。一般的肺炎会通过胸片明确诊断,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胸部CT,可以更清楚的明确病变的范围、严重程度,有没有合并肺脓肿、肺不张、肺实变及胸腔积液等。
肺炎常需要与气管炎、哮喘、气管异物、肺结核等鉴别,一般通过血液化验、胸片不难鉴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很细小的异物吸入家长可能没有察觉,医生询问不出来病史,普通胸片表现又不典型,但是反复出现肺炎改变,而且固定在一侧出现,就需要进行肺部CT,甚至支气管镜检查进行确诊。
肺炎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抗感染和预防并发症,具体治疗取决于肺炎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轻症肺炎可以门诊治疗,重症肺炎应给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及时明确诊断,针对病原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充足的休息,多喝水,保持房间温度和湿度;体温较高者应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咳嗽严重适当口服止咳化痰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果有呼吸困难出现缺氧症状的重症患儿需要及时吸氧甚至呼吸机支持通气。
肺炎的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根据化验结果,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的病原治疗的疗程也不一样,一般细菌或病毒感染疗程7-10天,金葡菌感染需要4-6周,支原体感染需要2-4周,如果有合并症,治疗时间可能会更长。如果病情严重出现合并症,比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脓胸等,需要及时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抢救。
肺炎的预防,目前有肺炎疫苗可以接种,主要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引起的肺炎。冬春肺炎高发季节,注意增强体质,经常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居室通风,合理保暖,营养均衡,勤洗手,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可以有效减少肺炎的发生。呼吸道感染早期注意休息,不要带病上学,及时治疗,可以阻断病情进展,防止肺炎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