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眼镜是最寻常不过的生活用品,各种各样的眼镜,各种各样的功能,琳琅满目。但是在并不久远的明清时期,眼镜还是非常珍贵的进口品。
美国史学家布尔斯廷在《发现者》中说:“公元年前后,有位年老眼花的欧洲匠人加工玻璃盘时,偶然发现透镜可以帮助老人恢复眼睛的明亮。于是不久就有了一种带柄的单片透镜。后来人们把两块单片镜的柄连接在一起,就成了放在鼻梁上的真正的双片眼镜。”也就是现代眼镜的基本轮廓。
16世纪初,供近视眼镜用的凹透镜问世。
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技术和品类趋于完善。
中国最早的眼镜是在明代由西方传入的。最初传入的是单片镜,之后是双片眼镜,但在当时极为珍贵。
明朝人用“叆叇”来称呼眼镜。“眼镜”一词直到清朝初年才出现。因为中国缺少高质量的玻璃,便以水晶制镜片。为了与西洋眼镜相区别,本国水晶镜称为“眼镜”,进口的玻璃镜则称为“叆叇”。后来,眼镜逐渐取代叆叇,成为通用词。
明末清初,眼镜流行渐广。
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眼镜仍是稀罕之物,成了帝王恩赐亲臣的宠物。
雍正眼睛近视,特别喜欢眼镜,为了方便工作与生活,他特别谕旨:京中大殿内安眼镜两副,乾清宫大殿上备用眼镜两副,弘德殿安眼镜一副。后又在四宜堂如意床上安茶晶眼镜一副。
乾隆时眼镜成为纨绔子弟追逐的时髦。到清代中叶,眼镜已较为普及,眼镜盒也应运而生,有木雕、皮覆、缎缝、铜刻、漆制等等,争奇斗艳。大多眼镜盒穿绳带、垂流苏佩于腰间,如同玉佩、荷包、烟袋。
到嘉庆年间,眼镜的度数有了深浅之分,近视者佩戴眼镜的很多。《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
早期的舶来眼镜多由洋行销售,到道光年间,中国人自己的眼镜铺已经很多了。其中乾隆年间创办的“三山斋”可谓是北京最老牌的眼镜店。而年在上海开张的精益眼镜公司是中国最早用科学验光的眼镜店,民国时其分号遍布全国各大码头。孙中山先生就曾到精益配过眼镜,并为之题“精益求精”四字。
关于眼镜在中国的变迁和流行,明末清初松江娄县诸生叶梦珠(——?)著有《阅世编》十卷,其卷七《食货六》记载得很清楚:“眼镜,余幼年偶见高年者用之,亦不知其价,后闻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银四五两,以玻璃为质,象皮为干,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顺治以后,其价渐贱,每副值银不过五六钱。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至四五分,也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唯西洋有一种质厚于皮,能使近视者秋毫皆晰,每副尚值银价二两,若远视而年高者带之则反不明,世间尚未有贩卖者,恐再更几年,此地巧工亦多能制,价亦日贱耳。”
说明当时的老花镜是非常普遍,价格也非常便宜了。当时只有一种进口的近视镜稍贵,值二两银子一副。
《红楼梦》里关于眼镜的描写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在第五十三回元宵夜宴:
上面两席是李婶薛姨妈二位。贾母于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又向薛姨妈李婶笑说:“恕我老了,骨头疼,放肆,容我歪着相陪罢。”
从描写来看,该眼镜可以看到远处戏台上,而且不是经常佩戴的,只是偶尔向远处望一望。很有可能是比较珍贵的近视镜。
第二次在第六十九回贾母相看尤二姐:
贾母又戴了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众人都抿嘴儿笑着,只得推他上去。贾母细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手来我瞧瞧。”鸳鸯又揭起裙子来。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更是个齐全孩子,我看比你俊些。”
这次贾母的眼镜用于看近处的比较细致的地方,应该是通常用的老花镜。
向远处看和近处看的眼镜是不可能兼容的,从此可以看出贾母拥有不止一副眼镜,而且贾母也不是近视眼,只是有些老花眼而已。贾母的近视镜配有眼镜盒,早期的眼镜是系绳式,或者装在眼镜袋里,而《红楼梦》中的眼镜有眼镜盒了,说明也属于清代中期的制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