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涤生(年6月12日—年8月19日),江苏无锡人,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一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早年在抗日战争中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新中国成立后继而参加上海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烧伤整形组织。张涤生是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
年,张涤生赴美留学。张涤生深切体会到了中国和美国科技力量上的悬殊。在美国学成后,张涤生放弃在当地的工作机遇,选择回国,加入到新中国医疗事业的建设当中。他在20世纪60年代将显微外科与整形外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整形外科”的概念,在淋巴疾病治疗取得国际性技术突破。他于年当选上海市科技先进工作者,年荣获美国整形外科学会Maliniac纪念奖,年获得光华科技工程奖,年获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科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终身成就奖,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终身成就奖。
勤勉刻苦,偶入医学
年初夏,吉林长春市的一户张姓人家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因其父敬仰曾国藩,取名为“涤生”。“涤”,即洗去旧日之污,“生”,即重获今日新生。张涤生一生“造”人“救”人,做到了人如其名。
张涤生年少时家境富裕,后因父亲张晓初生意失败而逐渐家道中落,接连从长春搬至天津,最终定居老家无锡。忆起年少时光,张涤生觉得既平凡又精彩,作为家长的长子,他处处展现其大哥哥的模样,却又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索欲。
张晓初对张涤生学业要求颇为严格,寄予了深厚的希望。年五岁的张涤生进入私塾开始国学启蒙教育;7岁时便被送进市中心的崇安寺小学读书,羡煞旁人家庭。张涤生初中在无锡县立初级中学就读,是当时江苏省培养小学教员的名校,地处无锡教育园区,学习氛围浓厚。年,张涤生考进了私立无锡中学,该学校师资雄厚,对学生综合素质、外语要求较高。从择校的选择上考虑,张涤生家庭对其学习极为上心,他自己也相当争气。
年张涤生考入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的前身,简称中大)。本来想考入交通大学,填报工科专业的他阴差阳错之下进入了中大口腔系,未免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在参加大学里的多次“抗日救亡活动”,学生暑期服务团等活动,张涤生逐渐在教授同学“战时救护”知识,帮医院进行医疗志愿的过程中喜欢上了“外科”这门新兴专业,并不断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战火纷飞,磨炼意志
大学毕业在即,张涤生报效祖国的热血豪情填溢心中,于是打定主意出去磨炼一番,被顺利分配到贵州省贵阳市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会参加抗日战争伤员抢救工作,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医生。
图云关设有红十字总部、医院一个、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三者组成了“三位一体”的体系。医院中的各科主任和高级医师大部医院撤退来的一流专家,多数都有丰富的留学经验。其中,总队部的总队长和卫训所的主任又林可胜教授(RobertK.S.Lim)担任。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奠基人之一,林可胜教授深厚的医学经验,及其多年来总结的组织模式,运作起整个组织。张涤生自年到达贵阳后便在这般治学严谨的氛围中,边学边做,轮转于各个科室,广泛涉猎医学的各个领域。
张涤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成为了张先林先生的助手,自此奠定了普外科和整形外科的基础,开始了“修补残缺”的工作生涯。同时,他还向外科副主任汪凯熙教授学习了普通外科,向英国留学归来的眼科主任李泰均教授请教,学习了美容外科手术等。
经过几番自我评价后,张涤生认为自己的外科技术已有基础,但缺乏实战经验。于是,在图云关的第三年,年2月,张涤生依然决然地奔赴印缅战场前线,进行医护救治工作。经师部美军联络官里德(Leed)的举荐,他成为了美军43流动手术队的一名正式外科医生,医院医师Sunderland打下手,指导其他两位助理,积累其外科临床经验。
在图云关工作的时候,张涤生已颇为感受到战争的压抑氛围,但在43流动部队中,每天都要经历触目惊心的伤残案例,也因为驻扎在第一线,而经常受到炮弹的威胁。张涤生硬着头皮和阎王爷在鬼门关中抢人,适应了几天后,便能冷静沉稳地处理敞口了。两个月的密支那战役结束后,张涤生认为自己的意志、性格都得到了磨炼,为日后外科技术的提升作出了铺垫。
年朝鲜战争爆发,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救援兵”,张涤生再次加入战场前线医护工作,被分配到长春,驻扎在白求恩医院大楼内。在这里,张涤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冻烧伤治疗中心”,领导一个拥有两名主治医师和20余名医学院实习医师的中队,集中治疗在东北各地医院的大量伤残人员。年支援朝鲜任务结束后,治疗中心的工作任务由志愿军总后勤部队接替,负责人是后来和张涤生合称为“南张北宋”,中国整形外科的另一奠基人宋儒耀教授。
远赴重洋,取长补短
日军投降后,年,张涤生随美国运输舰,在海上飘飘荡荡大半个月,抵达了美国旧金山,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留学生活。初来美国,人生地不熟,张涤生震惊于美国的繁华,深切体会到了中国和美国科技力量上的悬殊,越发觉得自己在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上任重而道远。
在美国这样一个陌生环境中,张涤生遇到了诸多不便与挫折,但他都积极地解决了。张涤生并没有因课业繁重而成为一个“书呆子”,相反,他积极涉猎西方文化,交响乐,美术馆,博物馆,只要时间允许,便会忙里偷闲,前往参观欣赏,提高了自身的人文情怀,为日后的国际交流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学业上,张涤生师从美国整形外的先驱,费城州立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的艾伟教授(RobertH.Ivy),成为一位公派医师。进修期间,张涤生完成课业的同时,医院查房和手术工作,因其扎实的外科基础,破例成为艾伟教授的第一助手,参与手术过程和手术扫尾等工作。他还学习了麻醉技术中的鼻道盲插法,在多次细致观察后便熟记了操作步骤。张涤生在学业上属于“胆大心细”派,随时不懂就问,他表示:“一切都得靠自己,老师不会指点你要读什么,要做什么,教你如何去做。”在系统地整理复习完当天所学知识后,张涤生在周末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文献资料,并每个周六前往德国整形外科医师梅(HansMay)的医院去观摩手术,学到了更广阔的的手术范围,以及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敢为人先,国际领先
“在我毕生从事的医学实践过程中,常怀有一种强烈的敢为天下先的执着欲望,力求不断创新技术,开拓新领域。人家做过的,我们要学习;人家没做的,我们就要创新做第一例。”这是张涤生对于自己成为一名“能够获得广大病人信赖的医生”的自我要求,也是对中国医学后背门的美好希冀,即要“树立勇于探索,敢担风险,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
张涤生美国学成后,放弃在当地的工作机遇,选择回国,加入到新中国医疗事业的建设当中。他开创的诸多手术方法,和尝试的各种医学实验——20世纪60年代首创烘绑疗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开辟了“淋巴医学”和“颅面外科”两门的新专业——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处于医学界领先地位,而他在各种高风险手术上的成功——切除背臀部巨大肿瘤、改善眶距增宽等——也受到举世瞩目。张涤生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其早年战争中锻炼出来的“智勇双全”,和留学所得的知识和已有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不计自身利益般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他在自身领域不断乘风破浪。
20世纪60年代,在治疗“象皮腿症状”的过程中,张涤生受到了两方面的启发:一是年,福建泉州陈凤仪医师根据已有的应用烘料治疗法成功的50个案例经验;二是逐渐被应用于医疗技术方面的国内微博技术。张涤生结合国外现有的常用治疗方法——比分切除肢体肿胀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自创了“烘绑疗法”,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治疗‘象皮肿’的最好保守方法”之一。
“烘绑法”针对性缓解、解决了困扰中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已久的丝虫病——当丝虫病发展到晚期时,人体下肢淋巴管会被死亡的丝虫堵塞,造成淋巴液回流受阻,进而形成“象皮腿”。然而,“烘绑法”已然“走出国门”,受到了全世界医学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