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全国蚊子预报地图》出炉;八月《法国动物权利人士建议人类为蚊子献血》登热搜……蚊子频繁“上头条”,成为病媒生物家族中话题性最高的“一害”。
立秋,群蚊活跃的高峰期。
自带扩音效果的翅翼振动成为回荡耳际的噪音;伺机偷袭,用刺吸式口器留下又红又痒的“战利品”。
庄子恼过,写道:“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南宋诗人赵蕃也吐槽:“但愁蚊子且生翼,饱尔亦当侵我肌”。
就这人人厌恶、避之不及的家伙,却被一群人待如“上宾”,住空调房,吃猪肝、馒头,日常还有新鲜鼠血伺候……
听着像蚊子做的白日梦,事实上,贵州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实验室让它们梦想成真。
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监测科副科长田珍灶介绍三个蚊笼的实际作用
探秘“蚊子实验室”
吹空调、饮“特调”
记者踏进贵州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实验室之前,围绕着“蚊子研究”,设想过诸多情形。
当听说,实验对象是“成千上万只蚊子”,实验员必须与它们朝夕相处,脑海中构建图景瞬间被击碎,怀揣三分好奇七分探寻,越过防线,走进三重门。
实验室分别饲养了从国家CDC引进的敏感试虫和实验员从赤水捕获到的野外试虫。区别在于一种从来没有和外界接触过,保持了“纯正性”和“敏感性”;一种长期在野外求生存,战斗力彪悍,会主动出击寻找猎物。当前,二者同在屋檐下,都以身检测杀虫剂抗药性,比比谁更“准”。
当贵阳室外温度在30度徘徊,养蚊实验室恒温控制26℃,湿度稳定65%,疾控中心为它们提供了空调房,模拟宜居繁衍的环境。桌上,还有一罐猪肝粉搭配馒头粉的“零食”。
循声望去,前方有多个纱帐遮盖的蚊笼。
第一笼有蚊数百只,全是白纹伊蚊,即百姓口中的“花蚊子”,笼顶躺着一块浸满糖水的海绵,俗称“特调饮品”,供蚊子汲取营养。
被蚊子叮咬的小白鼠,主要作用是加餐
第二笼光景不同,有一只四肢被绑好固定的小白鼠,肚皮光亮无毛,是为了方便蚊子叮咬。无法动弹的小白鼠一直东张西望,让蚊子们不要咬得太狠。这是供蚊子的加餐。
第三笼则属于“有蚊而不见蚊”,塑料盆里装满水,浮着黑压压一层蚊卵。
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监测科副科长田珍灶介绍,三个笼子见证了蚊子完全发育经历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蚊。
当卵入水孵化成蚊幼虫后,实验员每天给每盆幼虫投放约0.2g左右的“猪肝馒头粉零食”;蚊幼虫经过一周生长会变成蛹;蛹经过2—3天的发育,羽化为成蚊。成蚊后,实验人员每天将浸有糖水的海绵放入笼中供蚊子吸取。
需要繁殖下一代时,实验员就会取出新鲜动物血如小白鼠等供成蚊吸食,满足雌蚊吸血才能达到发育卵巢的需求, 帮助雌蚊顺利产卵。
听上去,贵宾级待遇。
但田珍灶说,饲养的蚊子并非一生都“养尊处优”,它们将被用于抗药性实验。
各种杀虫剂粉墨登场
测试贵州蚊子“能不能抗”
“实验目的是灭蚊。这是实验员‘宠’着它们的原因。”
在实验操作室里,田珍灶告诉记者,实验室一般在5、6月份开始收集野外的蚊子幼虫或者卵,对它们进行饲养,培育到这些幼虫的第一代第二代之后,才可以拿它们开始做实验。
实验时间持续到11月份,而12月份至来年的5月份则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阶段,并开始为新实验做准备。
实验首个步骤是将野外试虫和国家CDC派发的敏感试虫进行分组;再论长幼,分幼蚊组和成蚊组,几组蚊子都会接受“生死考验”。
实验如下:
实验员会准备好几种市面上常用的、由国家疾控中心统一配发的杀虫剂原药,按照一定比例稀释于水,再向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幼虫。24小时后,他检查观察幼虫死亡数,并将结果记录入表。实验要重复3—5次,并设实验对照。
实验员用吸管将水杯里的蚊子吸出
成蚊组是把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杀虫剂放在接触筒里,由实验员用吸管将雌蚊吸入其中,而后让蚊子接触事先做好的药膜1小时,之后正常饲养24小时,观察杀虫效果。
“同样是过24个小时,观察它的死亡率,可以通过死亡率,来判断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田珍灶说。
根据这几年的抗药性监测,他发现,面对常规的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等灭蚊农药时,蚊子对菊酯类杀虫剂“最能抗”。
“贵州蚊子虽未出现高度抗性,但个别区域的蚊子出现过中度抗性,意味着这类杀虫剂已经不是该地区灭蚊的必杀技。”
田珍灶表示,实验的结果将提供给政府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用于监测贵州病媒生物的抗药性状况,为病媒生物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决策和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贵州蚊子“四大家族”
捕蚊时需卷裤脚“人诱”
“痒,被蚊子咬了。”
自打天热,蚊子偷袭就成为了“日常”。尤其是七八月份,蚊虫活跃的高峰期,无论是到楼下花园坐会儿还是在小吃店待会儿,即便等公交车的片刻,都难免遭到蚊子攻击。
你胜它负,一掌毙命;它胜你败,红包一个。甚者,还会被蚊子传播疾病,比如山东女孩王衍玲,被蚊虫叮了一口,患上“流行性乙型脑炎”
遭“暗算”,就不想知道对方具体来历?总不能统称“花蚊子”。
田珍灶手里拿着的是给蚊子的零食
田珍灶一一透底。
“放眼全国,贵州蚊虫种类算多的,这和地理、环境因素有关。不过,主要地盘还是蚊界四大家族牢牢把控。”
他道,数量最多者为按蚊,又称疟蚊,传播疟疾和丝虫病,贵州历史上有本地病例,但近年来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每年都有输入性疟疾发生,主要来自非洲、南亚等,但近年来未发现本土感染病例;白纹伊蚊,可以传播很多病原体,包括登革热、寨卡等,如年广州出现登革热疫情,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库蚊,能传播乙脑等疾病,贵州常见的是在日落后1小时左右,和黎明前时间在室内外袭击人的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阿蚊,厕所是它展示“肌肉”最佳空间,常见的有骚扰阿蚊。
田珍灶笑言,很多人被蚊子咬了后,会抱怨“这家伙,只会叮人”,实际上,动物血才是它的“心头好”。
例如中华按蚊更喜欢牛血,三带喙库蚊青睐猪血;骚扰阿蚊宁愿在厕所待着,也少进人的房间……
听着他滔滔不绝谈论着贵州蚊子来历,记者不免好奇,“你对蚊子如此了解,去捉它们,是不是有一套独门秘籍?”
“方法多种,人诱为上。”田珍灶老实答道。
田珍灶手里拿着的是捕蚊器
所谓人诱,就是实验员坐在蚊子聚集地,会卷起裤脚“以身为饵”,趁成年蚊子上前吸血时用电动吸蚊器捕捉。不过,大多数是人被咬了,蚊子没捉着。
就前几天,他到赤水捕蚊,全身上下被咬二三十个包,“这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只能靠意志力。”
而这批被捕获的野蚊子,已经在实验室里,编上号了。——延伸阅读——
爱出汗的人易招惹蚊子
作为一名“研究蚊子的人”,常常有人向田珍灶请教各种防蚊方法,他表示,盘式蚊香、电热灭蚊片、液体蚊香都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在使用时不需要紧闭门窗,这样就可以起到防蚊效果。但要灭蚊还是需要杀虫剂的。
此外,O型血招惹蚊子没有科学依据,但爱出汗的人容易吸引蚊子有几分道理,因为汗液排放二氧化碳的浓度,会诱使蚊子循味而来,还有体温偏高的人比较逗蚊子,比如婴幼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丹
编辑王迟
编审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