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血液疾病,由许多危及生命的疾病引发形成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身体自然凝血机制和血凝块溶解自然机制出现障碍。换句话说,一个真正生病的患者同时开始出现异常出血和异常凝血的症状,并最终导致严重的情况和死亡。
DIC的发病机制
在DIC出现之前,病宠肯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与DIC相关的典型情况包括,内部组织死亡、广泛炎症、红细胞破坏、循环不良、血液中出现微粒物质或血管完整性丧失。
以下情况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关:
胰腺炎
响尾蛇咬伤
免疫介导溶血性贫血
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血小板减少症)
血管肉瘤
输血反应
严重肝功能衰竭
严重感染(败血症)
挤压伤
中暑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肾小球疾病
心丝虫病
库欣病
DIC主要是一种犬类疾病,但也可能发生在猫身上。猫类病患常见的潜在原因是淋巴瘤lymphoma、肝脂质沉积症hepaticlipidosis和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infectiousperitonitis。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撞到东西或割伤自己时,体内经常会有小出血。这时,血凝块会修补这些小血管的裂口并且随着伤口的愈合,其它的血液机制会溶解这些旧血凝块,留下疤痕组织。
而一旦患上DIC,正常的血管内凝血机制会加速发展。在正常人体内,一种叫做抗凝血酶III的物质参与溶解旧血凝块,但是如果凝血过度,抗凝血酶就会过早被消耗掉。同时还有其它的抗凝血蛋白也会因过度的凝血状态而被消耗掉。最终导致纤维蛋白过多,而纤维蛋白恰好是制造血凝块的物质。
参与纤维蛋白制造的活性蛋白刺激血管细胞释放炎症(注:很有可能,患者一开始就患有广泛炎症的疾病)。最终同时出现不当的凝血和出血。
诊断DIC
DIC越早被发现,获得积极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患病初期,病犬根本没有任何迹象,只是在血液检测时有细微的变化。对于宠物医生而言,留意这些已患有与DIC疾病相关患者的检测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诊断病犬是否患有DIC这种疾病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并且不需要全部具备这些因素:
血小板计数比较低
血小板是参与正常血液凝固的白细胞碎片。一旦患有DIC疾病,这些血小板就会被大量消耗掉。
不当出血的发生
这些不当的出血可能是由于皮肤淤伤、血样采集后过度出血或牙龈以及任何伤口的自发性出血。
凝血时间的增加
PT和APTT的检查就是专门用来评估不同的凝血蛋白产生血凝块所需时间的。这些时间再被用来同标准化的正常时间进行比较。如果凝血时间增加,就表明患者有不当出血的倾向。如果凝血时间远低于正常范围,就表明患者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存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是形成血栓的物质。当抗凝血酶和其它的一些生化物质清除血栓时,就会产生纤维蛋白碎片,其实这些就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就是D-二聚体。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内有检测试剂盒可以用于检测这一产物。而D-二聚体的存在明确表明血栓已经形成并分解(尽管,除了DIC之外,还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这种情况)。D-二聚体检测为阴性时,排除DIC的置信度为95%。
虽然D-二聚体的出现可以在95%的情况下排除犬类DIC,但是对于猫而言,其检测的置信度却比较低。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纤维蛋白原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它的缺乏就表明纤维蛋白原已被消耗掉。因为还有许多因素可以导致纤维蛋白原的减少,所以把纤维蛋白原减少作为一个诊断DIC的标志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
血栓弹力图(TEG监测)的特别之处
在这种检查中,用到了一种被称为血栓弹力图凝血分析仪的装置,该装置接受血液样本并使其形成血栓,同时测量血栓的强度和弹性。该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血栓发生的概率。在对犬类进行的TEG检查中发现,凝血能力降低的狗死亡率要高得多。这项测试还可能有助于确定DIC的预后,至少在狗身上是这样的。
治疗
最终,所有这些凝血和出血都归结为各组织的供血不足。治疗的重点在于恢复正常循环。这意味着静脉输液对于恢复组织灌注至关重要。血浆输血通常用于补充消耗的凝血蛋白。在给药前,把血浆同一种叫做肝素的抗凝剂一起进行孵育。肝素用于激活抗凝血酶,正如在前边已经提到的,患DIC后抗凝血酶已被大量消耗。
在DIC的治疗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去除患者易患DIC的原发疾病。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将很有可能治疗DIC。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