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24日,省委召开务虚会暨中心组专题理论研讨会,以“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担使命,开拓创新,踔厉前行,在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为主题,分享调研成果,深化学习思考,进行交流发言,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打牢思想和理论基础。现将研讨发言和书面发言材料摘要刊登如下。
立足历史方位与现实基础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
吴晓军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青海如何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于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立足所处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基础,针对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探索符合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青海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
经过长期积累特别是过去五年的发展,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从现代化建设的本底条件、经济基础、均衡程度、生态导向、要素保障、治理水平看,还需持续用力补短板、强弱项。
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落实“四个扎扎实实”“三个坚定不移”等重大要求,坚持“一优两高”,把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作为最大政治担当,把建设产业“四地”作为现代化发展路径,坚持不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建设、坚持不懈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确保青海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要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厚植现代化绿色底蕴。要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打牢现代化坚实基础。要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激发现代化根本动力。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建立区域、城乡以及社会各阶层各行业之间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城区、牧区、农区共同走向现代化,坚定现代化重要目标。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凝聚现代化建设力量。要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营造现代化良好环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夯实现代化政治保证。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走在前列的思考
公保扎西
推动青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是青海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完成这项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一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方位,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工作“纲”和“魂”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二要深入研究我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历史优势和有利条件,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海的实现途径。三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
(二)落实创建措施,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力度。一要总结推广我省以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的基础;二要顺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融入国家战略;三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造性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转换思路、拓展领域,充实内容,落实任务,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任务。
(三)以河湟文化为依托,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在河湟地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是青海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条件,应当引起重视。为了积累经验,可考虑在西宁、海东、黄南、海南4个市州各选取一个区县,先行试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化、具体化、形象化之路,争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提供“青海经验”。
(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觉形象工程。一是编辑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本,引导群众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建设青海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使之成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体平台和重要支撑;三是推动恢复黄河祭祀活动。在青海境内黄河干流适宜地点建设黄河祭坛,联合沿黄九省区,共同推动在国家层面恢复黄河祭祀活动,传承中华民族长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仪式感强、具有标志性的群众性体验活动。
着力提高党领导现代化青海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訚柏
建设现代化青海,关键在党。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现代化青海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建设现代化青海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建设现代化青海,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要件、政治任务和政治纪律,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在青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建设现代化青海,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涵养政治生态,夯实政治根基,防范政治风险,推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生态文明,为现代化青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与时俱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现代化青海的“纲”和“魂”。建设现代化青海,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现代化青海的生动实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落实好拓展好。
四要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服务新征程党的政治路线。建设现代化青海,必须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织密建强组织体系,选优配强执政骨干,持续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凝聚万青海各族儿女共同建设现代化青海的磅礴力量。
五要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青海,必须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作为坚强保障,发挥党内监督的政治引领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新时代作风建设,确保现代化青海建设行稳致远。
更高水平推动青海东部地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于丛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深化青海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西宁-海东一体化建设,对于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为引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部署要求,以共同富裕为方向,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障碍,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强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组团式发展,不断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统筹推进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区全面融合、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促进两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设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和教育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强化文化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增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同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主动承接其他地区人口转移。建立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推进西宁、海东主体责任落实,破除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和行政性垄断。
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要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县区范围内确定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就业创业。推动西宁、海东城市周边小城镇融入城市发展体系,对远离城市的小城镇要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发展,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经济,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精神文明,以组织振兴强化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走好实现共同富裕的青海路径
马吉孝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国之大者,走好生态发展之路。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统筹有序做好“双碳”工作,守护好江河清、高原绿、青海蓝,以生态保护成果造福于民。抓好“四地”建设,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行动方案和省部四个行动方案,使“四地”建设成为青海实现共同富裕的最重要途径、最有力抓手、最有效方法。推动乡村振兴,走好融合发展之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培育壮大“青字号”产业和农畜产品品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大抓基础设施建设,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积极推进“省部共建”,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强化区域合作,走好协作发展之路。进一步健全完善东西部协作工作机制,推动对口帮扶政策提档升级,增强援助实效,打造先富带后富的青海样板。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走好协调发展之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民营企业成为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创新发展、贡献税收的重要源泉。积极推动碳汇交易,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做好生态碳汇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和储备,积极推进国家碳交易西部平台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好共享发展之路。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加大改革力度,走好创新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扎实做好人才工作,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走好全面发展之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调研与思考
陈瑞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我们要科学把握共同富裕主体的全民性、内涵的全面性、路径的共建性、过程的渐进性、制度的根本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比较优势,聚焦短板弱项,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努力走出体现青海特点的共同富裕之路。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投资拉动和消费驱动协同发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准对接国家政策投向,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扩有效投资,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加大绿色金融支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扩容提质数字信息、高原康养等新型服务业态,加强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研发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的“蛋糕”。
坚持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促进共同富裕。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人口、经济布局相适应,逐步构建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切实落实好“扩中、提低”的分配政策,激发重点中等收入群体增收潜力,健全完善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长效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和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加快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供给短板,着力打造大美生态环境,聚力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
坚持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构建高品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建立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着力做好“树人”“化人”“安人”的文章。
坚持在共同团结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传承青藏高原精神,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弘扬伟大斗争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引领各族群众共育团结之花、共享发展硕果、共促共同富裕,为实现共同富裕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助推青海高质量发展
刘格平
省军区要牢记习主席期望嘱托,践行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好地融入青海、奉献青海、建设青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认清“稳疆固藏”战略地位,积极助力青海长治久安。要在促进民族团结上作贡献,深化“六联建”活动,全力支持青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在促进宗教和顺上有作为,推广“一寺六方”共建模式,完善机制、扩大规模、细化措施,引导教职人员和僧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要在促进社会稳定上打头阵,密切
以“五个着力”助推国企改革提速加力
王黎明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全省国资国企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障碍,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率超70%。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推动国企改革提速加力,要聚焦以下五个方面。
一、着力加强企业党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国有企业“两个基础”的地位作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实施党建载体、制度、考核、品牌、人才创新,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同向、互融互促,铸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二、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鼓励国有资本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要”,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聚焦强基固本壮大支柱产业,全链扩规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品质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发力。
三、着力夯实制度基础。扎实推进“两个一以贯之”重大要求落地落实,夯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各级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持续完善公司章程及各项制度,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制度化,全面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四、着力推动深化改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进省属企业专业化整合,全面完成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部分企业“两非”“两资”清理力度,全面完成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着力补齐短板弱项。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协调中央企业参与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公司,指导推动世界级盐湖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工作,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持续推动重点省属企业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统筹清洁能源供给和特色产业发展系统谋划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王卫东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寄予的深切厚望和赋予的重大使命。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要求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一是要深入领会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战略意义。能源是制约未来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双碳”目标下,青海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将成为青海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和最重要的资源。二是要深入领会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深刻内涵。能源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应包括打造清洁能源生产高地、清洁能源使用高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地和能源体制机制创新高地等多个方面。三是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高地之所以能够成为高地,会有很多深层次、系统性的复杂问题,就我省来看表现为三个错配,即网源时空错配、电源结构错配、新能源价值与价格错配。
推动“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要系统统筹清洁能源供给和特色产业发展。立足我省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系统观念,从能源看产业、从产业看能源,统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切实把我省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一要打造清洁能源生产的高地。深度挖掘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潜力,充分发挥水电调压调相功能。打造国家级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积极推动光伏和风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稳步夯实清洁火电气电基础性保障,提高清洁能源稳定输出能力。
二要打造清洁能源使用的高地。助力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传统重点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推动新能源产业成链成群,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零碳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建设零碳产业园区。系统谋划出台招商指引,以清洁绿电优势带动招商引资。
三要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高地。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为导向,以保障青海新能源规模开发、高效消纳为重点,制定青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方案。
四要打造能源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地。完善电力价格改革机制,稳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推动黄河全流域能源一体化开发机制,把我省黄河段蓄能优势转化为更大的产业价值。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走深走实
汪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引领新征程。坚持从政治高度看待、谋划和推进新时代作风建设,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严肃惩治、绝不姑息。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既对顽瘴痼疾反复敲打,又对隐形变异、苗头性问题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性质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从重处理。坚持治“四风”树新风并举,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政治生态的山更绿水更清。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惩治震慑、制度防范、思想教育相统一,使一体推进“三不”取得更多制度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持续保持零容忍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为重点,严查违纪违法行为。推动深化制度机制改革创新和廉政思想教育,扎紧“不能”的制度笼子、筑牢“不想”的思想防线。把一体推进“三不”贯彻落实到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巡视巡察、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各项具体工作中,全方位、全过程统筹推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论述,紧盯“关键少数”和权力运行,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法治化、规范化。持续深化省管国有企业、省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市州、县市区派驻机构改革,提升监督效能。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认真落实党中央《意见》和省委二十条措施,抓实做细“关键少数”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健全纪检监察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9类监督的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完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协调联动大监督格局。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筑牢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赵月霞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共融,在思想领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对于青海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意义重大。
正确处理“立”和“破”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作为立心铸魂的工作,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同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增强“破”的勇气,敢于举旗亮剑。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加强理论宣传和辨析引导,夯实各族干部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让党的声音在民族地区传得更远。要坚决有力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
正确处理“统”和“分”的关系。“统”是为了更好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分”是为了更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委(党组)工作的意识,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完善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问责闭环机制,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阵地建设管理,推动责任制落地落实。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基层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实践探索,创新载体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正确处理“管肚子”与“管脑子”的关系。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凝聚人心、赢得民心。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畅通网上表达诉求渠道,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爱国、感恩、法治教育,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
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行固本之策,扎实抓基层打基础。突出政治标准和政治能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意识形态工作桥头堡。深入开展“全员大学习、业务大比拼、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增强“四力”,锤炼队伍。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有计划地解决存在问题、配置资源力量、夯实工作基础、实现长远发展。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马伟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要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法治是保障。良法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护身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更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助推器”。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决将省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大政方针的重大决策部署高效有序落实到地方立法工作中,发挥人大主导作用,完善立法工作体制机制,提高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衔接的速度、准度和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新时代新征程,地方立法工作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遵循,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法治建设总体布局,主动服务于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全省中心工作,适应时代和实践不断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要精准确定重点领域立法项目。要把立法决策同全省改革发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着力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选题立项、统筹谋划,创造性开展立法工作,做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二要着力在重点领域立法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充分发扬民主,建设运行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智库、代表联络站室等平台,广泛听取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健全完善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要素保障,通过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使重点领域立法符合中央精神、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三要丰富重点领域立法形式,提高立法质效。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尊重和体现立法规律,坚持从省情实际、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出发,深化特色精细立法的青海实践。构建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努力使立法同省委治青理政、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适应。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水平
尼玛卓玛
习近平法治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法治原理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为世界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旗帜、根本遵循。
在青海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程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学习贯彻成效转化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成果、生动实践。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做好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确保中央、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使我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始终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沿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方向前进。二要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要不断完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继续抓好“关键少数”,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的全过程中强化普法宣传。三要继承创新优秀法律文化。要广泛吸收借鉴传统法治文明和外省法治文化建设成果,进一步强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红色、行业、机关、企业、校园、寺院等文化融合交流,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实现“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四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规划,广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作用,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广泛打造传播平台,满足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工作需求。五要注重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队伍,完善法治文化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凝聚起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传承河湟文脉增强文化认同
为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在前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鸟成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我们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内涵,培树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做“立”河湟文化,增强青海软实力。加强河湟文化发展顶层设计,全力推进国家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培育更多与河湟文化相关的产业链条。加快建立河湟文化研究院,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文化文物资源,持续推进活态体验地开发建设,构建河湟文化发展的坐标,讲好青海的“黄河故事”。
做“活”河湟文化,提升内在凝聚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河湟文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河湟文化民俗人文景观,全面展现河湟神韵。用好《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先生骨灰撒在循化黄河段这一宝贵人文红色遗产,着力打造黄河大合唱广场、张光年先生纪念馆,使河湟历史与时代交融,激扬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旋律。
做“实”河湟文化,激活发展生命力。立足河湟流域资源禀赋,加快河湟文化依存的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和做强青稞酒百年品牌,培植和打响青海拉面金字品牌,聚合和做优青海刺绣靓丽品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藏医药、蒙医药等青海特色中医药品牌,为河湟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做“火”河湟文化,扩大地区影响力。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深度审视河湟文化,找准河湟文化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创新的最佳连接点,将河湟文化保护发展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创新实施河湟文化品牌活动,重点打造“青海年、醉海东”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河湟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让旅游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河湟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
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推动黄河青海流域高质量发展
吴海昆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树牢“源头意识”,坚守“江源初心”,担起“干流责任”,坚持强化领导,构建落实体制机制,精心绘制发展蓝图,突出生态保护建设,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提升城镇承载力,积极完善治理体系,已搭建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各项重点工作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生态本底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产业倚能倚重倚农等历史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对标中央要求和基层期盼还存在一些差距。
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必须牢记重托,注重因势利导,注重增强后劲,注重破解难题,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力量,抓好河湟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充分认识该区域首位度高、极化作用明显,且逐年加速的态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培育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强战略研究、任务统筹和政策协同,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坚持以水为要,改善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深刻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向天“要水”;实施好重点水利及配套工程,以工程建设“增水”;细化“四水四定”具体措施,盘活存量“用好水”;解决供、排、治各自为政、多头管理、量价难计等问题,用改革办法“管好水”。坚持以业为本,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以各类产业园区为依托,围绕特色培育产业链、创新链,推动主导产业向技术密集、轻质高效、相互融合、支撑“四地”等方向转型。坚持以城镇为依托,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抓好兰西城市群核心动力源建设,加强沿黄县城的规划和建设。打通沿黄对外交通大通道,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和旅游文化圈,提高黄河“能源流域”互联互通水平。坚持项目为王,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规划”和专项规划,强化项目前期,打通制约建设的关键堵点。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青海实践与思考
张黄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四年来,将人民民主贯穿于讲政治、强履职、谋发展、筑基础的各环节,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高原大地成功实践。一是在谋划人大工作中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每年确立思路目标和工作要点前,都认真深入研究中央部署、省委要求、省情需要、人民所盼,做到了充分体现人民诉求、人民意愿和人民利益,保障了人大工作始终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频、与发展同步、与人民同心。二是在推进人大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依法履职行权,特别注重在每次立法、监督、选举的谋划、实施、问效等全过程中体现中国式人民民主。立法中不断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贯彻到立项、起草、论证、审议等全链条。监督中把群众
下一步,建议“三主五辅”总体路径:即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要求时,坚持好党的领导“主心骨”、用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渠道”、把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的“主形式”。同时,在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规范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加强研究宣传阐释、探索扩充民主协商新途径、建立吸纳民意机制等五个方面探索开展具体工作。
统筹推进协同联动
加快构建新时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匡湧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两核一轴一高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布局和“一群两区多点”城镇化空间体系,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城市群为主体的空间动力系统,牵引东中西协同共进,着力破解区域间发展关联度低、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带动功能不强、区域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效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实现动态平衡,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实施分类分区差异化发展。全省各板块各自发展方向和重点不尽相同,构建各板块具体路径尤为关键。建议:对于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重点开发区域和以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为重心的柴达木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并控制开发强度。对于省域内重点生态功能区,着力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省级农产品主产区,着力保障全省农畜产品供给安全。
发挥兰西城市群的区域协调作用。随着城市群发展,软环境与服务能力将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建议:以加强优势互补促进兰西合作、区域发展,积极构建西宁与海东在空间布局、交通发展、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区域一体化,深度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
补齐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解决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民生资源保障不足问题。建议:着力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加强连通城乡主要经济节点的联系,着力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统一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当前青海城乡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结构也全面转型升级。建议:持续推动“美丽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现代物流体系为突破更加积极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杨逢春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物流企业,机制基本建立、政策逐渐加力、通道基本形成、园区基本成型、节点基本组网、市场快速成长、环境逐步改善,全省物流业取得积极进展。为充分发挥青海承东启西、稳疆固藏的重要作用,健全我省现代物流体系,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聚合各方力量,同向发力,协同作战,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物流体系通道建设,做到“外联内畅”。坚持“大市场、大物流、大流通”发展思路,畅通陆路物流通道,打造联通全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空陆丝路网。加快建设西宁——海东都市圈现代物流组织中枢、格尔木陆港物流枢纽中心。二是加快物流体系载体建设,做到“辐射带动”。以“通道+枢纽”为牵引,以“青藏铁路、格库铁路”为轴线,开辟向东、向中南、向西藏、向新疆方向通道。做大做优西宁——海东枢纽经济,集聚放大多种交通方式叠加优势。三是加快物流体系产品建设,做到“货畅其流”。建设大宗商品和特色农畜产品供应链物流,设立省外仓,推进“青货出青”,推动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物流市场转型。四是加快物流体系主体建设,做到“为我所用”。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企业综合示范、中小企业经营能力提升工程,做强一批本土物流企业。优化整合各类奖补资金,培育青海电商“大品牌”,加快藏毯、牛羊肉等品牌建设。五是加快物流体系环境建设,做到“精准施策”。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打造宽松便捷、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设立省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落实用地优惠政策。强化人才支撑。六是加快县域物流体系建设,做到“城乡繁荣”。推动形成以县域商业综合体为牵引、仓储分拨配送中心为枢纽、乡镇和村物流服务站为末端的物流体系,打造县域物流“统仓共配”模式,推动县域快递物流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实现县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全力做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
服务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涛
近年来,全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法依规开展用地审批工作,规范开展林草地征占用,严谨高效完成环境影响评价,要素保障实现了质和效的双提升,为全省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支撑。工作中,创新思路、深挖政策潜力,主动服务、前移审批关口,深化改革、提升审批效率,疏堵结合、依法严格管理,探索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还存在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造成审批困难,审查程序遵守不严格影响报批进度,节约集约利用不到位产生供需矛盾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准确把握主动服务和严格审批的关系、按程序办理手续和依法依规提供保障的关系、项目单位提高组件水平和审批部门提高效率的关系、否决报件和敢于履职的关系、部门协同和地区合作的关系,进一步深入思考,主动融入,展现作为。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尤其是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环评制度,规范林草地征占用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守牢生态红线。二是用法治思维贯穿要素保障全过程,深入研究新法规、新政策,坚决执行法定程序,提升依法行政的质量和依法管理水平。三是协同推进要素审核办理工作,坚持主动进位服务,强化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情况、研究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避免形成违法用地。四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报件质量,充分衔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认真开展项目前期论证,确保项目符合“三条控制线”的管控要求。五是多举措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合理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及时补充耕地指标,引导项目建设单位不占或少占耕地。六是优化重点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与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协同推进规划环评的工作模式,助力规划项目更好落地实施。
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青海教育
杨志文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显著成就,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各族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2.32%、97.05%、92.71%。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科研质量稳步提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忠实践行“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干部、管人才、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坚决维护教育领域安全和谐稳定,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在青海落地见效。
坚持办好公平普惠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深入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和办园结构,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妥推动教育领域重点改革,落实落细“双减”等重大政策,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
坚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按照“扩容、提升、贯通、融合”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中职学校“双优计划”、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加快组建1所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坚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巩固拓展“组团式”帮扶成果,支持省内高校开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教学科研体系建设,统筹推进西宁大学校园建设、人才引进、学科孵化等重点工作,持续优化完善办学治校能力,有效提升高等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能力。
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保障青海高质量发展
刘超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保障青海高质量发展。
第一,做大财力总量,加强财政资源保障。主动适应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在开源挖潜增收上持续用力。积极对上争取,确保中央各类补助稳定增长。培育拓展新税源,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严控跑冒滴漏,加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组织。健全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申报、审核机制,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盘活各类存量资源资产,完善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强化财政资源统筹。
第二,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组合各种政策工具,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优化。统筹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财政资源,支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设立并用好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四地”建设。集中资金支持战略性、关键性、支撑性项目,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完善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第三,强化财政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格法定债务风险管理,切实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省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兜住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完善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制度,严控一般性支出,严禁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发放津贴补贴等行为,确保过紧日子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第四,深化财税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积极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好地调动各方面推动发展的积极性。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指导各地科学确定地方各级政府收入划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编制预算、资金安排等有效挂钩,促进资金配置和使用良性互动。
坚持问题导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
才让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谋划和推进。
我省是欠发达多民族省份,许多深层次发展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滋生返贫的环境和土壤依然存在。比如:教育是摆脱贫穷的必由之路,义务教育普及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控辍保学基础尚不稳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健康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农牧区医疗卫生和健康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但是地方病、传染病持续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医疗资源配置仍然不足;巩固饮水安全成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些水利工程老化,偏远农牧区供水保障率低;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最有效的抓手,大中专毕业生、易地搬迁户、脱贫户等的就业压力日趋加大;农牧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但新的住房困难户仍在产生;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因灾返贫风险不容低估;宗教消极影响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对触碰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需要排查防范。统筹解决这些困难问题非一日之功,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准确判断,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多做更加有利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鲜明特征。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短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全局,凝聚合力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广大农牧民迈向共同富裕。
坚持强基导向打牢基层基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
李宏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平安青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持续转变观念,坚持强基导向,打牢基层基础,不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
一要把握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握省情实际,压责任、明任务、抓末端、治未病、强基础,不断建立健全多方参与共建机制和平安建设共同体,以绝对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要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着力解决系统观念问题。着眼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可能对平安建设带来的冲击影响,前瞻思考、全局谋划,局部突破、整体推进。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融合,运用政治、法律、行政、科技等手段,综合施策,重点发力,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三要把握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着力解决目标方向问题。以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为核心,抓重点带一般,持续提升预警预测预防能力,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可持续。
四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着力解决方法路径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开阔思维、拓宽路径,以政治为引领,以法治固根本,以德治养正气,以自治激活力,以智治注动能,不断探索平安青海建设的新路径,着力破解更多平安建设领域的难点难题。
五要把握好决策与执行的关系,着力解决工作落实问题。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压实平安建设主体责任,谋良策、转作风、强执行,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充分发挥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严格制度落实,强化督导检查,落实奖惩措施,以更高水平平安建设推动实现青海长治久安。
推进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杜捷
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青海特色的黄河保护治理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亟待加强,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高位推动,完善融入国家和区域黄河战略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探索黄河流域实现生态补偿的渠道和方式。设立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级预算内专项资金,减轻地方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健全人才引培留用机制,培养本土人才、引进外部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联合省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黄河保护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法治建设,提升生态保护法治水平。
二、统筹保护和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向国家争取适度放宽黄河流域重大生态工程立项条件,减少或取消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配套。加快西成铁路等的工作进展,推进以5G基站等为重点的“新基建”项目。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推动绿电特区建设,建设国家储能实验室和干热岩研究基地,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交易中心。支持沿黄各县(区)建设“清洁供暖示范县(区)”。推进湟水流域生态经济带和生态廊道建设,实施黄河两岸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计划。
三、讲好“黄河故事”,打造千里黄河文化走廊。推动在国家层面举办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祭祀国家公祭活动,建设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统一规划而又各具特色的黄河文化主题公园,支持各市州选一个县申报“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向全国宣传好“天下黄河青海清”,打出“万山之祖”“河出昆仑”的源头文化旗帜。
四、积极探索“两山论”的实现途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本底调查和确权登记工作。探索推进碳排放权等抵押贷款业务,推动在我省建立全国性的碳权交易中心。加大对我省藏羊牦牛等产品的宣传力度,推动“青字号”农畜产品品牌创建。在省内禁止开发区域推广三江源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实现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双赢。
坚定政治方向恪守为民情怀强化社会治理
张黎
近年来,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为统领,坚持党的领导是治理之魂、以人民为中心是治理之本、依法治省是治理之策、创新手段是治理之举、夯实基层基础是治理之重,积极探索具有青海特色、区域特点的社会治理体系,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加强社会治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奋力谱写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青海篇章不懈努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社会治理的正确政治方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持和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社会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社会治理的目标。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把尊重民意、汇聚民智、改善民生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部工作中,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紧扣“国之大者”“省之大要”,压实社会治理的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青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地位,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等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治理担当,提高治理效能,突出创新地方治理关键,推动我省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四是强化系统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顶层设计、系统部署、协调推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制度体制,健全多元社会主体的合作共治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打造“系统化”治理模式。五是聚力建队伍强基础,夯实社会治理工作根基。强化和巩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治理人才队伍,加大基层治理投入保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推进“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实践
张文魁
这两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协、海东市平安区政协把“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作为贯彻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加快推动载体建设,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活动内容切实有效,“有事好商量”工作抓得有声有色、蓬勃发展。但放眼全省,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从党政重视程度来看,基层实践缺乏顶层设计依托和机制创新支撑;从政协自身来看,尚处于初步阶段,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从协商活动来看,主动谋划、推进、开展较少;从工作成效来看,在疏通协商“堵点”、深化基层治理上成效尚不明显。因此建议:一是压实贯彻落实基层协商民主的工作责任。要立足“高”站位,切实增强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着眼“专”的文章,着力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和作用;要突出“考”的要求,大力促进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二是打造青海特色基层协商民主的工作载体。以“不建机构建机制”为原则,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上下联动,鼓励基层创新等,把整体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统一性、规范性载体,实现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三是健全闭环管理基层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的要求,围绕在哪里协商、谁来协商、协商什么、如何协商、协商后怎么办等,科学设定“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程序,以完整的协商议事闭环,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多方参与、齐抓共推的协商议事工作格局。四是加强省政协抓基层协商民主的工作指导。积极建立包抓机制,通过三级政协总动员,让“有事好商量”蔚然成风、成为自觉;不断完善联络机制,通过深化“有事好商量”制度化实践,实现政协协商在基层“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强化成果落实,通过探索建立政府与政协联合督办工作机制,推动政协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协商质量助推政协协商民主创新发展
马海瑛
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近年来,省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大力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政协特色、青海特点的协商议政工作格局。实践证明,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切实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全过程。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统揽政协工作,不断丰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团结引导广大委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政协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深入打造政协机关“党建+履职”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能作用。围绕“由谁来聚”,强化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委员履职主体作用,激发团结凝聚各界群众奋进新时代的责任担当。聚焦“用什么聚”,加强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渠道对接,推动协商民主向纵深发展。把握“怎么去聚”,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凝聚共识的重要方面,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凝聚前行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要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要积极探索完善发挥界别作用、委员服务管理、协商成果转化等工作制度,努力在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培育协商文化、提高协商能力上有新成效。要注重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民主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实效。
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发展作为工作动力,把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抓手,把绿色发展作为履职重点,把开放发展作为指引方向,把共享发展作为检验标准,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等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协商议政,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协搭台大家唱戏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
王振昌
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现实需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关键就是把政协协商议事平台建在乡镇、农村、社区,通过“政协搭台、大家唱戏”,打造凝聚共识的阵地、反映民意的窗口、服务群众的桥梁,这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补充基层政协的工作力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丰富社会治理的基层实践、拓展政协履职的方法途径,有必要再探索、再深化。
第一,党委领导、政协主导。地方党委要通过审定议题、批准方案、审示结果等方式,确保协商议事活动不偏向不走样。基层政协党组要发挥主导作用,优化省、市(州)、县(区)三级政协联动,采取县(区)政协为主、各专门委员会指导协调的形式,帮助基层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第二,搭好平台、扩大覆盖。乡镇按照有“固定场所、明显标识、委员负责、规则制度、活动计划、工作台账”标准,设立协商议事平台。农村社区结合委员界别、职业、能力等因素设立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全覆盖。
第三,丰富形式、拓展内涵。协商载体搭建采取会场+现场、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综合+专题等多种方式。协商议题选择要聚焦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贴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和期盼诉求。视协商议题需要邀请党政领导、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专家乡贤等参与协商议事活动。
第四,健全机制、跟踪问效。建立议题申报、商前调研、明确主体、组织协商、成果转化、公示反馈等闭环工作流程,制定协商议事规则、制度和办法,确保基层协商议事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序可遵。健全协商议事成果的采纳、落实、督查、反馈、评价等机制,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地。
第五,强基固本、提升能力。深化提质增效行动,推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不断提升政协系统履职能力水平。发挥委员协商议事主体作用,强化专项培训、激励约束、考核考评,推动委员履职从会议向社会、被动向主动、个体向团队转变,不断提升委员协商议事的意识、担当、能力。
推动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张晓容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兰西城市群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兰西城市群是我国着眼国家安全,立足西北内陆,面向中亚西亚,集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民族团结,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于一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城市群。要把城市群建设作为“国之大者”,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特色优势,举两省之力高位推动。一是扛起国家生态安全责任,打造生态优先的城市群。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责任放在城市群发展的核心目标,围绕支撑青藏高原等生态屏障建设与国家公园建设紧密衔接,努力建设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群;二是突出清洁能源优势,打造零碳电力系统支撑的城市群。将率先打造零碳城市群作为兰西城市群最鲜明的特征和标志,在全国建成首个城市群零碳电力系统,打造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的战略支撑区;三是加快省会隆起,打造核心城市龙头带动的城市群。集中支持提升西宁综合实力和城市能级,打造城市群龙头。拓展西宁城市发展新空间,让西宁有在更大空间内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的主导权和支配权,进一步凸显西宁引领全省发展主引擎的战略地位;四是增强大走廊意识,打造交通提升战略价值的城市群。强化国际国内大走廊意识,加强大走廊与城市群关系研究,依托大走廊提升城市群竞争力和在全国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五是提高承接转移能力,打造产业“四地”支撑的城市群。突出核心城市在区域产业体系中的引领性作用,形成核心城市引领、都市圈配套、错位互补的主导产业体系。培育产业“四地”龙头园区,构建“一个高地一个龙头园区主导”的发展协作体系,打造产业“四地”建设的增长极、支撑点;六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打造高质量城市群。争取国家层面建立强有力高规格兰西城市群建设协调机构(制),省级层面设立城市群建设工作机构,加强对城市群发展的理论和重大战略系统性研究。
扎实推进青海农牧区实现共同富裕
马丰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势头虽展现出良好态势,但具体分析来看,仍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治理能力不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滞缓等问题。年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了蓝图。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引领,勇担建设“四地”重任。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必须着眼全局,抓住机遇,从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扎实推进农牧区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接二连三融合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构建优势农牧产业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通过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深化一、二、三产融合,提高特色农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挖河湟农耕文化、牧区游牧文化底蕴,完善文旅产业布局、产业集聚、新型业态融合发展等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县(村)发展乡村旅游业。二要促进人口梯度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综合考虑产业、就业等因素,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适度实施有效搬迁,推进农村牧区集约化经营,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干事创业、生态宜居、人文和美的良好环境。三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光伏产业村级全域覆盖。以省部共建青海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纽带,紧抓“全国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机遇,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整合发改、农口、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资金,将光伏产业覆盖延伸到剩余个非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光伏全覆盖。四要着力挖掘土地潜能,科学有序扩大农牧业面积。围绕改盐增田兴农、改盐增草兴牧发展新思路,积极探索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盐碱地改良的市场化运作新模式,突出政府主导、科研攻关和社会参与,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研究,科学有序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扩大种草养畜规模、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最大限度为青海发展优质高效生态有机农牧业作出贡献。
以检察能动履职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
查庆九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平安青海建设检察环节各项工作。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省检察院制定督查落实办法,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省委关于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二是坚决打击渗透破坏、煽动分裂国家、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认真抓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依法快速办理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案件,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四是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推动现役军人、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落地,持续开展帮助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仅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就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余万元。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疫情流行持续与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叠加促使各类矛盾风险加速显露,青海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民族团结方面肩负重大责任。与新形势新挑战相比,检察机关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和平安建设部署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基层基础和人员业务存在短板。
平安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素,平安青海是青海各族人民的共同福祉。全省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依法积极能动履职。一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打击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二是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行为。三是以能动检察履职维护人民权益,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四是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深入开展涉检涉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