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技助力南北协作剥皮鱼在霞浦成功实现
TUhjnbcbe - 2023/9/24 21:00:00

东南网12月1日讯(本网见习记者周霞记者张立庆)吃四川火锅,很多人会点上一份“耗儿鱼”(川渝地区叫法),“耗儿鱼”在福建又称为“剥皮鱼”,学名为“绿鳍马面鲀”。因为其肉质结实,味道郁香,没有小刺,特别适合涮火锅。但“剥皮鱼”产量较少,一直依靠野生捕捞和进口,就在近日,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技开放日活动现场,霞浦人工养殖的“剥皮鱼”一亮相,就吸引全场目光。

活动现场,“绿鳍马面鲀”吸引市民围观。东南网见习记者周霞摄

其貌不扬诨名无数身世坎坷

现场展示的“耗儿鱼”冻品,有着蓝绿色的鱼鳍,它的脸较扁长,从侧面看很像是一张马脸,所以学名又叫“绿鳍马面鲀”。它的别名有扒皮鱼、马面鱼、皮匠鱼、象皮鱼、烧烧鱼、牛鱼、羊鱼,因为长相颇似“耗子”,在川渝地区才有了“耗儿鱼”的称谓。在潮汕地区称之为“迪仔”,广州地区称之“珠迪”。在福建,大家都叫它为“剥皮鱼”。名称之多证明它在全国的知名度之高。因为鱼头占了身体的一小半,鱼皮坚韧,所以下锅之前,通常鱼头、鱼皮都被处理掉,虽然上桌时没脸没皮,但这些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

活动现场,省农科院生物所人员展示“绿鳍马面鲀”。东南网见习记者周霞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水产病害防控生物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岗位专家、副研究员柯翎向记者讲起“剥皮鱼”的逆袭身世。上世纪60年代以前,“剥皮鱼”因为第一背鳍又粗又长,还有倒刺,特别容易挂到渔网上,一不小心就会伤到渔民的手,并不受沿海渔民的待见。到70年代,四大传统经济鱼类中的大*鱼、小*鱼和墨鱼资源严重衰退,只剩带鱼苦苦支撑。这时候渔民们发现,“剥皮鱼”的渔业资源丰富,而且洄游的路线稳定、速度不快,特别利于捕捞,于是针对“剥皮鱼”的捕捞和加工就开始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剥皮鱼”一度成为中国海洋捕捞中产量第二的鱼类,最高年产量达36万吨。

由于多年过度捕捞,尤其是秋冬季大量捕捞幼鱼,大批拖网渔船在产卵场作业时损害了产卵环境,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剥皮鱼”资源面临衰退,因此当前在市场上也较为少见。

“有科学研究发现,‘剥皮鱼’不仅肉质细腻鲜美,更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此外还能提制肝油、牛磺酸等物质。“‘剥皮鱼’骨刺少且宽扁,且没有肌间刺,是天然的“无刺鱼”,特别适合老人与小朋友食用;营养丰富,符合营养学要求。”柯翎说。

据介绍,“剥皮鱼”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海及东海,能够在水温9-31摄氏度的海水中生长。北方地区冬季水温过低,而闽南地区夏季水温过高,均不适宜全年养殖。

闽东霞浦县气候和海区条件恰好满足“剥皮鱼”生长,并实现全年养殖。“剥皮鱼”只需三到四两重就可满足大部分食用需求,养殖六个月左右即可捕捞,一年能够收成两次,实现效益最大化。从价格来看,相比于进口,霞浦“剥皮鱼”不仅价格较低,也因更接近市场,缩短运输时间,鱼质更鲜美。

科技助力霞浦迎来首个人工养殖丰收年

年起,福建省农科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所陈四清研究员团队共同在霞浦引进“绿鳍马面鲀”,与霞浦蕊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就此品种开展繁育和海上网箱养殖工作。双方共同寻找适合的陆上繁育和海上养殖地点,专家们在霞山、七星、长腰等霞浦海区重要收集了当地的主要环境数据,确定在七星海域进行养殖。省农科院生物所联合当地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应用绿鳍马面鲀网箱健康养殖技术,逐步开展规模化养殖与研究。该技术将鱼苗置于网箱内沉入近岸海洋,不占用陆地,无农渔矛盾,且能根据海水变化适时调整网箱深度、地点和养殖策略。该技术已被列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主推技术。年,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表明,网箱养殖绿鳍马面鲀成活率大约在70~80%。

今年暑期,是霞浦人工养殖“剥皮鱼”的首个丰收年,约有万尾成鱼丰收,打破了此前依赖野生捕捞和进口的局面,被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央视财经频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技助力南北协作剥皮鱼在霞浦成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