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ks_bjzkbdfyy/患儿女,年3月生。就诊时间年8月23日。
患儿之父诉,出生时看不出脊柱侧弯,年8月4月龄时,曾因肺部感染做胸部三维CT重建,当时胸椎还是直的(图1,图2)。
图1.0805肺部CT1-出生后4个月
图2.0805肺部CT2-出生后4个月
年9月发现脊柱侧凸,就诊于兰大二院骨科,予以支具矫形治疗。为求进一步的治疗意见来我门诊就诊。
查体:患儿发育正常,佩戴支具。去除支具后查看躯干部,见躯干多处咖啡斑,右侧躯干大块儿咖啡斑,12X10cm大小。双上肢、双下肢及会阴部未查。
图3.0823躯干外观-背面
图4.0823躯干外观-腹侧面
图5.0823躯干外观-右侧面
图6.0823躯干外观-左侧面
追问患者之父,家里是否还有其他人有同样的问题,患儿父亲说,患儿的母亲、患儿的姥姥、患儿母亲的舅爷、患儿的姐姐均有咖啡斑,患儿的姐姐曾于年1月份于兰大二院神经外科行脑瘤(室管膜瘤)切除后愈。患儿的姥姥因脊柱肿瘤住兰大二院神经外科做手术。手术日期应该是年8月25日。患儿的母亲及姥姥全身多处均有“疙瘩”。患儿姥姥脸部因大块儿“疙瘩”变形,右臂多处“疙瘩”。
以上内容根据患儿父亲描述,考虑此家族患有家族性遗传性神经纤维瘤病。且以女性显性遗传为主线。
图7.年9月4日脊柱全长X线正位片显示T7-L1胸腰段脊柱侧凸,凸向右侧,Cobb角35度。
图8.年9月4日脊柱全长X线侧位片。
图9.年11月2日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显示T8-12向右侧侧凸,Cobb角32度。
图10.年5月17日Cobb角34度(开始支具治疗前拍摄)
图11.我的门诊病历
说实话,这个门诊病例,很有研究价值。应该对其家族每一个相关个体,进行遗传学研究和临床病理学行为进行研究。
为此,医院的邱勇教授,就该病例目前的情况,以及治疗状况,和未来的走向,做一评述,邱勇主任就该病例提供了他的个人意见。
邱勇(根据语音整理):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以前认为在黄种人中间发病率不高,是白种人的常见病,在白种人中间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现在看来,在我们黄种人,或者在我们中国人也不少见,在综合症型脊柱侧凸中,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应该是最常见的。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50%的病人来自于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家族史,该病有诊断标准,请参考我们已出版的《脊柱畸形影像学与临床》。所以此病的诊断不一定要有家族史,但有家族史可以为诊断加分。50%的病人,基因突变后从此代开始往下遗传。并不是所有的神经纤维瘤病都合并有脊柱侧凸。对于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有多少比例,没有文献报道。因为在我们脊柱外科医生来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大都是因为合并了脊柱侧凸才来就诊的,所以,会感觉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发病率很高,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不能说神经纤维瘤病就一定合并脊柱侧凸。
《脊柱脊髓畸形-影像学与临床》第8章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
《脊柱脊髓畸形-影像学与临床》第8章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2
《脊柱脊髓畸形-影像学与临床》第8章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3
《脊柱脊髓畸形-影像学与临床》第8章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4
《脊柱脊髓畸形-影像学与临床》第8章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5
这个病例的治疗措施是对的,应该先进行支具治疗。这个病例有一个特点,就是现在年龄比较小,另外呢,从片子上面看,还没有表现出萎缩性改变,萎缩性改变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我们不能讲她的弯型是类AIS,类AIS就是AISlike。神经纤维瘤病型脊柱侧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萎缩性脊柱侧凸,还有一种就是类AIS脊柱侧凸,所谓的类,就是类似了,类AIS就是它的弯型是像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
因为如果患者的弯型是类AIS,这种病人愈后比较好,她或他的治疗原则跟AIS没什么区别。遗憾的是大部分的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都是萎缩性的。如果年龄越小,尽管他早期的表现为类AIS,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出现一个mutation,就是突变吧,但这个突变不是基因突变,是影像学突变,也叫mutation,比如肋骨头脱位,铅笔样改变,椎体形态的改变等等,如果出现这种作用的话,它是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所以这个病人在支具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这个病人,高度怀疑,高度可能性,最后是走向萎缩性脊柱侧凸,愈后可能比较差。
在我们目前治疗的病人中间,主要是外面来的一些病人,有一些治疗错误,有一个误区,就是当这个神经纤维瘤病脊柱侧凸伴有椎旁肿瘤的时候,这个肿瘤是不是要切除。伴有椎旁肿瘤,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伴有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理学上以神经纤维瘤改变为主,它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比较多,这种丛状神经纤维瘤,它的边界是不清楚的,所以手术是切不干净的。如果椎旁肿瘤是实体肿瘤的话,大部分是神经鞘瘤或者是雪旺氏细胞瘤。如果是实体肿瘤,它的边界比较清楚,是不是一定要切除?要不要切除,在英文文献里边,这个在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当这个实体肿瘤比较大,特别是出现一些周围的压迫症状,比如纵隔肿瘤,合并有巨大的这种纵隔肿瘤,或者是这个肿瘤进入到胸腔,或者造成腹膜后的压迫,比较大的这些实体肿瘤,是要切除的,即使切不干净,也要切除,即使切掉以后复发,也是要切除的,因为它引起压迫症状。如果它没有出现压迫症状,又不是特别大的肿瘤,其实是很多,我们脊柱外科目前的国际共识是这个肿瘤是不需要切的。
第二种情况,合并有椎管内外的神经源性肿瘤。因为神经纤维瘤病合并神经源性肿瘤,它除了组织学上神经纤维瘤或者雪旺氏细胞瘤以外,它还可以合并脊膜瘤,所以如果出现这种肿瘤,椎管内外都有肿瘤,且如果有神经症状的话,那肿瘤切除是绝对适应证。假如椎管内也有肿瘤,且肿瘤不是特别大,对这个椎管内肿瘤是不是要切除,争议就比较大,医院的经验是,假如合并的椎管内肿瘤是孤立性的,比较大,这种病人估计未来可能有神经损害的话,我们主张是要做肿瘤切除的。
如果椎管内的肿瘤比较多,或者比较弥漫,又没有神经损害,我们脊柱外科医生偏向于不做,不做肿瘤切除,直接做脊柱的矫形手术。但神经外科医生很有可能就做肿瘤切除,他们的理由是这种椎管内的肿瘤,对骨骼结构的破坏特别大,特别是年龄比较小,或者是未成年的话,重要的生长过程中间可能造成神经损害。所以这种情况下,就看个人的经验。这种椎管的肿瘤切还是不切,争议比较大。我觉得呢,根据病人的情况,如果椎旁肿瘤是很多的丛状神经纤维瘤,这种肿瘤是不需要切的。我们遇到很多会诊的病人,就是外院做了手术的病人。到我们这来复诊,或者是出了问题来翻修,我们发现很多病人被做了这个肿瘤的切除,这种手术切除意义不是特别大。
第二个就是在国内误区,当伴有肋骨头脱位的时候,要不要做肋骨头的切除,再做矫形。这个在国际矫形界,基本上也是有共识,如果这个肋骨头脱位,主要在凸侧,如果没有神经损害的话,这个肋骨头也是不切的,这个我们在国内讲过多次,也发表过文章,但是大家真正做研究的也不是很多。看到一个肋骨头脱位,突向椎管,矫形以前就做个肋骨头切除,矫形还没做,病人的神经并发症已经出来,所以比较有共识的,就是当有脱位出现,出现神经损害的时候,那么这种肋骨头要切除,否则可以不切除。我们做过研究,在矫形过程中间肋骨头有部分复位。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读我们的文献,我们的文章,英文、中文都有。国内有两个大佬,脊柱外科界也是比较有名的医生,在外面介绍的时候,就讲矫形前要做肋骨头的切除,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我就不发表意见,我不能说人家不看书啊。因为肋骨头进入椎管里边的话,如果没神经损害,不要去切了,没有必要切了,第一,绝大部分的病人,肋骨头突入椎管都是发生在凸侧,凸侧椎管的储备空间是比较大的。第二,神经纤维瘤病的病人,往往是椎管比较宽大,而不像先天性脊柱侧凸,所以允许有一定的活动度。
这个患者的最后一张片,正位片子,可以看到肋骨头已经在开始变细,这是第一个迹象。第二个有向后凸发展的趋势,跟老的片子比,第三,顶椎区椎体的凸侧有凹陷,这些都是发生mutation的一个不好的迹象。所以这个病人,最后的结局是这个脊柱侧凸过渡到萎缩性脊柱侧凸。
继续支具治疗。但是支具治疗无法阻止这种疾病转归,进展成萎缩型脊柱侧凸是不可避免的,支具只是控制,这个病人的手术命运,最后是跑不了的,仅仅是什么时候手术以及手术的术式而已。”
对该病例,我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