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治疗 https://m.39.net/pf/bdfyy/tslf/作者:魏玉林
“咚咚,咚咚咚咚”,近日,走进榆中北山腹地的哈岘乡仁和村枯井沟,远远就能听到咚咚的鼓声。循着这声音,小编来到北山阴阳鼓制作师傅蒋生岭家里。院内整齐划一,地上散落着羊皮、楔子、各色颜料等制鼓家什,蒋师傅正在和孙子给一个刚刚制作好的鼓上漆。
我国鼓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甘肃省境内出土的陶鼓证明,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这种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鼓的制作传统,沿袭数千年,并逐渐由大西北传入中原。
寒暄间,一杯热腾腾的罐罐茶已经端了过来,蒋生岭先生告诉小编,鼓作为常见的打击乐器,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从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北山阴阳鼓的制作手艺是老祖先留下来的,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统北山手工制作阴阳鼓的技艺鲜为人知,已逐渐失传。
年届70岁的蒋生岭作为北山为数不多的手工制鼓师,做鼓已有50年之久。上世纪60年代,蒋生岭便跟着当地手艺人学习做鼓,如今在当地小有名气。平时只要一有空他就在家捣鼓这些制鼓家什,慢慢地,他还将老一代人手工制鼓技艺进行了改良,他做的鼓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从鼓沿至鼓心的敲击声都有不同音律,很受周边手艺人的欢迎,这让他欣喜不已。
象皮鼓与青铜钟和紫荆树,并称兰州白塔山的“镇山三宝”。传说是印度和尚游历白塔山慈恩寺时贡献在释迦牟尼像前的,原物毁于战火,清朝后期当地手艺人又进行了仿制。二十年前,兰州白塔山公园管理处相关人员曾找到蒋生岭,希望对破损的大鼓进行修复,经过日复一日的揣摩研究,一个月后,大鼓的修复顺利完工,而今巍然耸立在白塔山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那些身怀绝技的各种手艺人,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榆中北山这样的一些边远的村落里,仍然可以见到他们走村串社的背影,听到他们沙哑的吆喝声。他们坚守在农村,传承着老祖先留下的古老手艺,默默的守候着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看似朴素而又实用的智慧,属于最珍贵的乡愁记忆。